日前,济南市民族医院被评为“202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近年来医院在特色专科、招才引智、服务品牌建设中齐发力的结果,吹响了医院奋进路上的新号角,一幅管理科学精细、诊疗技术精湛、服务体系完备、人文气息浓厚、充满创新活力的医院创建新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在济南众多医疗机构中,济南市民族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民族医院,自1952年建院以来坚持融合民族医学,2015年率先从雪域高原将藏医药浴引入山东,形成适合山东人疾病谱的诊疗模式。2019年,市民族医院顺利通过评审,由一级甲等综合医院转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打造医院发展更高平台,突出了以中医药、藏医药为特色,以推拿针灸康复为优势,以治未病、健康体检、织密基层社区健康网底为己任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做强做大特色专科,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为支撑差异化发展,这是医院领导班子为医院发展定下的主基调。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2019年医院主任医师王寿兰入选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名单,成立“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王寿兰工作室”。她所在的针灸科,2020年又入选为“济南市第四批中医药重点专科”。科室按照病种进行不断细化,目前已形成面瘫门诊、中风后遗症门诊、颈椎病门诊、小儿推拿门诊等多个专病治疗特色门诊。成绩仍在延续,今年1月份医院康复科又获批成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
中医的优势在康复。近年来医院着重打造中西医结合和藏医药为支撑的康复专科,形成了特色服务品牌。同时与英国知名学府索尔福德大学、济南大学、济南市护理职业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驻康复医学专家和康复治疗师,到民族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引进的先进康复诊疗器械更是让专科建设如虎添翼,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康复体系,为脑血管病后遗症、颈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小儿脑瘫等疾病提供全新技术支持。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对此医院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招才引智策略。去年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中医药人才20余人,为医院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学习培训已成为医院人才培养的常态。去年,医院“杏林优才培养工程”启动,建立专项基金对人才进行补助,并利用中医传统“师带徒”的方式,促进医院青年医师薪火相传。
扎根基层社区,服务百姓健康。目前济南市民族医院已擦亮自己的服务品牌,为百姓提供“简、便、效、验”的中医药服务。如医院开设中药临方炮制室,形成社区特色的临方炮制体系,提供膏、丹、丸、散等剂型,让社区更多居民能使用中药,放心吃中药,方便看中医。
“下一步,医院将定位于突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将优势转化为综合效益,全力打造名院、名科、名医,争取在全国名老中医引进、打造省级以上重点专科、特色专病专科治疗上做出新突破,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医疗服务。”济南市民族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磊表示。
(新时报记者苏珊 通讯员张鹏 陈玉轩)
新闻推荐
本报2月18日讯(记者李冬阳通讯员陈璐任晓宇)今天下午,历下区在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举行上海招商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