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学校变革迈入第5年,走在济南基础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十四中“再出发”变革中的“自我颠覆”

来源:济南日报 2021-01-13 11:20   https://www.yybnet.net/

学校变革后,学生愈发喜欢学校,成长的内动力被激发。

爆款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马小远给韦一航画上了一朵小红花,说:“奖励你人生第一次积极主动。”在这里,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是肯定、认可、奖励的象征,它诠释着每一个积极生活的人都值得拥有单纯而美好的奖励。去年12月31日,济南第十四中学一口气收获了济南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首批领航学校、首批“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等3朵“小红花”。

对十四中教育人而言,这3朵“小红花”是对学校变革的一种肯定,是家长和社会对于学校成绩的一种认可,更是对十四中人执著追求育人模式变革、激活师生潜能的一种激励。

当学校变革迈入第5个年头,走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十四中又开始了擘画全新发展格局,思考学校未来的样子。

万事皆难于发端敢于走出“舒适圈”

万事皆难于发端,但凡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回首一路走来的艰辛,十四中人在感慨中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步伐。

“2016年,学校变革伊始,教学楼改造尚未完成,即便是这样家长也没有一例投诉,他们选择了等待,这足以看出家长内心对教育变革的期待。同样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释放了家长的焦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变革中最大的阻力一直是来自学校内部,来自对“人”的挑战。学校面临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新的,各种想得到或想不到的突发事件,用“摁下葫芦起来瓢”来形容也不为过。也恰恰是在这种倒逼中,把人的潜能激发了出来,倒逼出了改变和成长。最大的转变是思维方式,是心态——与问题和平相处;用改革的方式解决改革中的问题。这些话,在十四中会从很多干部教师口中脱口而出。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学校变革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工作,已经成为老师的一种习惯。拥抱变革则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走出“舒适圈”,去面对未知的挑战,困难甚至痛苦都在所难免。

十四中的变革不是原有基础的修修补补,而是系统性变革,相应的“系统”配套举措就得跟上。学校从改变组织结构开始,推行扁平化管理。

“现代教育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扁平化,实行扁平化管理后,我的身份由之前的年级主任变成了学部主任,成了校务委员,这也让我更清楚了自己的责任,更明白应该怎么决策,而不是事事时时向上请示。”学校初三学部主任任真告诉记者,当决策放在信息获取最充分的层级进行时,也符合学生、教师实际,“教师第一和学生第一,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教师的“双向聘任”,在岗位安排上,学部与教师双向选择,老师们不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不把质量当作生命线,在“双向聘任”中就很难如愿。每一学年的“双向聘任”都在激励着老师们不断“再出发”。一大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年轻教师更是不甘落后。他们深谙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最喜爱和信任的人,在第三方诊断中,孩子们用情感投票,在几乎所有指标上给了他们或年轻或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很多很多近乎满分的评价。有的老师收到了孩子们近百条的留言点赞。学科教室,已经成了学生心中最喜爱的家园。放学后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教室、喜爱的老师那里流连忘返,或说说心里话,或聊聊学习。

学校变革改变了结构、改变了关系,改变了资源和信息流向,价值取向如同一个无形的场,影响和改变着着每一位十四中人。他们在彼此砥砺、彼此激励中,走向了自我蜕变与成长。

也正是这种敢于走出“舒适圈”所带来的“不舒服”,成为引领学校变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慢慢地学校机制变了,人的能量被释放,干部教师被点燃,每个人开始装上自己的发动机,不断超越自己,不断逼近专业。课程变了,丰富的课程,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在学校丰富的课程体验中,逐渐发现自己、唤醒自己,进而成为自己。

放得天高海阔收得斩钉截铁

变革了,成绩会受影响吗?如果降低了成绩,还能是成功的变革吗?这恐怕是很多学校在选择改革首先顾虑和担心问题。

变革不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而是为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步步精心。如果变革的过程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不会赢得老师支持、得不到家长支持、得不到学生认可,学校的变革便是立不住的。

失控、抓不住学生,这是“选课走班”初期老师们最大的苦恼。

抓不住学生,质量如何保障?

难题并不难破解,十四中给出的秘诀是“放得天高海阔,收得斩钉截铁”。

原来的十四中更像是一个拳头,学生、老师都被攥着,控得严严的。变革后的学校则像是伸开的手掌,它好似一个起飞的平台,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给每个人生长的空间,包容、自由而开放。教师从“看守”“门岗”的角色中退出来,开始找回教育人的感觉。老师们在抓学生的时候,也不再是传统的“大水漫灌”,而是以提升课堂效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法宝。

“教师不断后退,学生不断前进。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同桌,甚至没有班主任,导师成了学生最亲近的人。这就需要老师更加精准和高效,这也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学校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充足机会。”学校教师王寿鑫表示。

“变革后,老师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理清了成绩与成长的关系,并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去思考教育教学。”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种“打开”的氛围中,学生变了,他们愈发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学习,自主性、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成长的内动力被激发。如何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校目标?怎么把课程标准拆解为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如何让命题自带学习属性?如何让座位分区任务分层……老师们也在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找到了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来到十四中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要有成长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机会,也总能有引领者。”2019年参加工作的薛英奇告诉记者,让他意外的是,2020年他成了学校一年一度的“智·汇课程产品交易会”和狂欢节主要“操盘手”之一,“原来这样的大型活动是不敢想自己可以参与组织的,最初接到任务时内心是‘畏惧’的,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是现在想来,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成长了许多,这就是其中最大的价值与意义。”

而这也是十四中教师身上的优良品质之一,那就是“不怕遇见问题,当问题来了的时候,更多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断“颠覆”自己标靶对准“高质量”

“学校用三年时间,完善了孩子的人格,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锻炼了孩子的体能,增长了孩子才干,孩子也在学校度过了人生最美好、最关键,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2020届毕业生的家长如是说。

学校转型,最欣慰的是来自学生的认可。第三方诊断中,学生在八个诊断要素上都给学校打出的全部是A和A+的成绩。

五年的变革,让十四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收获了累累果实。但这并不足以让十四中教育人停下探索的脚步。

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如何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2035栋梁一代”,十四中人开始了新的思考。

今年怎么干?未来3年的目标是什么?今年5年路要如何走?虽然2021年刚刚过去12天,十四中却已经在3次会议上众筹学校未来发展的“金点子”。

“任何教育理想都会被颠覆,学校只有不断地自我迭代才能够不断发展。”学校校长杨荣耀告诉记者,学校不能一直埋头向前走,而是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要结合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去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找到学校的“最近发展区”。

高质量,首先是人的高质量,无论对老师、学生还是干部都是如此。因此对十四中而言,学校发展的未来目标依然是通过组织、制度、课程、评价、学术、资源、关系等的系统设计和运营,进一步为人的成长赋能,直面改革新阶段的问题与挑战,从管理走向服务,从行政驱动走向学术引领,激发团队中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才能,构建起更加合理科学的治理体系,育人模式由“嫁接”变得更加根深叶茂,引领学校变革走向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对建设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体系做出十四中本土化的回答。 (本报记者史春勇)

新闻推荐

本报举行警察节公益观影活动

2021年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本报与新世纪影城黄金99店推出公益观影活动,来自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学校变革迈入第5年,走在济南基础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十四中“再出发”变革中的“自我颠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