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深夜,气温已经接近-17℃,济南西部草莓种植基地地处郊区,周围空旷,冷风不停地往脖子里灌,脸也冻得有些发木。种植户刘铁捂得严严实实,来回在5个草莓大棚之间穿梭。“七十年最冷寒潮”的第一夜,他和妻子彻夜不能入睡看护草莓大棚,及时添加增温块、酒精燃料,还要防火灾隐患。即使已安装空调的玻璃草莓棚里,他们也不放心,连夜又在无土栽培的草莓苗上盖上一层保温膜。在刘铁看来,尽管投入不少成本保证草莓过一个“暖冬”,只要没有造成大范围减产,其售卖价格不会上涨。
看到大棚里的温度下降到了7℃左右,刘铁按下电动开关,四台风扇瞬间启动,伴随着“嗡嗡”转动的声音,一股暖流很快温暖起整个空间。刘铁坦言,建设之初万万没想到第一个无土栽培草莓季就遭遇了“七十年不遇的寒潮”,这无疑是对玻璃温棚性能的一个挑战。
从“最冷寒潮”第一夜开始,刘铁和妻子便顾不上睡觉了。在刘铁的草莓种植基地还有4个普通的大棚。算下来,种植面积达到6亩地左右。四个普通大棚却没有玻璃温棚里的先进水空调供暖。草莓苗又该如何保温?刘铁说,这些普通大棚除了在棚顶上盖上厚厚的棉毡外,还在草莓垄之间撒上厚厚的稻糠,“稻糠可以保证地温,这也是我种5年草莓实践出来的经验。”
此外,“烤炉子”也是大棚种植中最长用的保温方式。通过气象预报得知“最冷寒潮”后,刘铁提前购买了大量的增温块、酒精,甚至小燃气炉子。“增温块像蜂窝煤的形状,点燃后不会出现火苗,可以持续发热。”刘铁说,每块增温块只能维持两个多小时,燃尽后再更换。
每个大棚需要放置几十块左右,才能维持草莓适宜生长的温度。在普通大棚里点燃增温块,火灾隐患也相比玻璃温棚大一些。刘铁夫妇片刻也不能忽视。除了在大棚里配备灭火器外,刘铁夫妇分好工,要不断来回巡视大棚内情况。“这几天晚上,我们都不敢合眼,只能趁着白天有时间再补点儿觉。”
这几天的冷冻模式下,不少市民也更为关注草莓的价格是否会有所上涨。对此,刘铁作为济南西部种植大户也给出了分析,“目前市场上每斤草莓售价二三十元,只要这次低温天气不会对草莓造成减产受损等影响,整体价格应该不会明显波动。”
对于刘铁而言,“一晚上开空调电费200多块钱,一箱增温块也得七八十元。”想要平稳度过寒夜,刘铁还要额外付出不少的费用支出。“我们也想要市民吃上好吃却不贵的草莓,售卖的价格不会因此上涨。”
众所周知,济南草莓的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历城董家周边,而西部却少有种植户。刘铁解释,济西周边因靠近黄河,属于黏沙土质,其透气性不如董家附近的土地,直接导致亩产量不高。几年来,他尝试通过施肥改造土壤,最终让济南西部土地上也能大规模种植起品质好的草莓。刘铁的草莓销路除了市民采摘外,主要依靠线上销售,“我们能保证居民下单后,两个小时内将草莓摘下来送到家。”
经过一夜抗寒,1月7日上午,冬日阳光晒透大棚棉毡,棚内温度很快回升,刘铁将棉毡拉起。夫妻俩在棚内采摘已成熟的草莓,依然按照往常价格卖给城区市民。(新时报记者丁国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娜通讯员张震震董佳)1月7日上午,在寒风中辛苦了一上午的环卫工人李洪走进全福立交桥西南角的城管驿站接热...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