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左)给流浪人员送上热水。救助车后备箱装满食物、棉被。工作人员巡查发现流浪人员。
拍摄时间:月日夜拍摄地点:济南市救助管理站、街头拍摄内容:极寒天气救助流浪人员1 6
1月6日晚9:00,气温零下17℃,以往热闹的街头被寒风吹得分外冷清。在户外不一会儿,手指、耳朵和脚趾便能感到冰冷刺骨之后的麻木。此刻,正有两名流浪人员被民警送到济南市救助管理站。一杯热水、一碗泡面、一个暖和的房间,若没有这些,很难想象,他们将如何熬过这个刺骨的冬夜。
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极寒天气展开流动巡查救助,为流浪人员送去棉被、食物,或通过劝导将他们送到救助管理站避寒。记者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见证了极寒中的别样温暖。
救助遭辱骂工作人员留下棉被食物
晚上6:30,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出发巡查。他们制定的路线上既有前期摸排走访的流浪、乞讨人员常见位置,也有市民、派出所、居委会反映的相关线索。
第一站,工作人员来到小清河盐仓码头北岸。据市民反映,一座步行桥下常年有流浪人员居住。就在大家发现一位流浪人员蜷缩在破旧单薄的棉被中、以为他急需救助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他对几位工作人员产生极大排斥,不愿交流、恶语相向,甚至没等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就将手中的一根木棍甩了出来。
随着他动作幅度越来越大,工作人员才看清这是位腿部残疾的老年人,而且下身未着衣物,他挣扎着朝工作人员扔着杂物,眼看裸露的双腿就要暴露在寒夜中。
“大爷,我们是来帮你的,你想不想去救助站?想不想吃点东西?”……
工作人员的话重复了不知多少遍,仍没有打动这位情绪激动的老人。为了平复老人情绪、不让他离开被窝受冻,工作人员只好把备好的食物、棉被放在老人不远的地上,转身离开。
“我们遇到的大多数流浪人员精神状态都是不正常的,他们中很多都不愿意去救助站,但一般会接受物资。”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刘华说,像这样的极端情况不多见,但被拒绝、辱骂算是工作常态。
济南好人多冬季救助线索爆棚
“我们准备的物资有棉被、军大衣,食物有泡面、面包、火腿肠和矿泉水。”打开满满当当的后备箱,工作人员介绍着常备物资,对于不愿意到救助站去的流浪人员,这样的天气下,没有什么比一床被子、一点食物更能帮他们获取温暖。
巡查车辆赶往下一站点,一路上工作人员不停地扫视路边,“太冷了,真怕他们出意外。”
其实,这次应对极寒天气的巡查行动是日常救助工作的延伸。刘华说,救助一般分为3类,分别是正常救助、主动救助和联合救助。“正常救助面向的是向我们寻求帮助的对象,主动救助针对的是我们日常在巡查、市民反映中发现的对象,联合救助针对的是派出所、居委会等基层部门向我们提供的对象。”刘华说,这次巡查活动在日常值班的基础上增派车辆、人手,扩大规模,在前期摸排中就已经接来不少流浪人员。
“每年11月开始,接到的救助单量就有明显上升,咱济南好心人特别多,遇到需要救助的人直接给我们打电话。”刘华说,尤其是这几天,“接单”量爆棚,从5日白天开始值班电话就没有停过,各方反映的线索约有三四十条。
参与行动的济南市民政局副局长李越千说,从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6日晚间行动前,已经救助流浪人员67人,其中大多数送回原籍,少部分接受物资或住在救助管理站。
巡查中,又发现了几位流浪人员的身影。寒风中,他们有的衣着单薄,有的饥肠辘辘,面对关心不少人喜笑颜开。
住进救助站寒夜因爱而温暖
“知道自己是哪里人吗?想不想让我们送你回家?”
晚上9:00,结束第一波巡查的刘华回到救助管理站,正巧民警送来两名流浪人员。两人情绪平稳,均不是济南市人,他们坐在暖和的大厅里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泡面。关于过去的经历,他们不愿提起,工作人员耐心劝导,“还是回家好,流浪不是办法。”
刘华说,很多流浪人员由于智力、精神异常,不知道家在哪里,他们日常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帮忙寻亲,“以前只能靠面对面询问,现在手段多了,可以检验DNA,还可以‘扫脸’,成功率高了不少。”
此时值班室内,工作人员陈冰正一刻不停地接听着来电、记录着位置和相关情况。
推开流浪人员居住的房间门,11张床位几乎全满,他们在这里吃住无忧。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态度也像哄孩子般温和。这天晚上送来的流浪人员中,有的为了抗寒喝了酒,按照规定饮酒者不能收留,但在极寒天气的特殊情况下,救助站仍让其住了进来。刘华说,济南市民政局对外公布了173个流浪乞讨人员、外来务工无着人员临时避寒点,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
这天晚上的巡查行动持续至午夜0:00,工作人员冻得直跺脚、哈气,冻僵的身体已经感受不到暖意。就是他们,在零下17℃的夜晚,给流浪人员送去平安。
这个极寒的夜,因街头流淌的温情而极暖。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张一 兰萃 实习生 郭哲启)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墨琦通讯员黄久娟)2021年1月1日早上,济南九中校礼仪队着汉服,正衣冠,在副校长韩东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济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