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周,陈发秋和梅延彬处理完手头的业务工作,便会“组团”去遛街,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他们所谓的“遛”,就是沿街随机进入一家餐饮单位检查后厨卫生,随机拐入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卖铺检查索证索票,“冷眼”排查食安隐患,“热心”纠正食安问题。
他俩是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眼下的“身份”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工作组的“暗访人员”。这样的“组团”在市市场监管局有三组,每组“两人团”,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发现问题拍照记录,逐一督导整改落实,用“改”出的实效将“问题清单”变成百姓的“幸福清单”。日前,记者跟随“暗访组”的脚步,感受食品安全的变化。
“用挑刺的眼光找问题”
“员工的私人物品不能放在后厨操作间”;
“食品留样柜需要专人上锁”……
早上9:00,“暗访组”敲开了位于纬九路的一所幼儿园的大门,表明身份后对食堂的厨房环境卫生、布局流程、食品及原材料储存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并仔细查看进货台账、索证索票、人员健康证明等材料。
在后厨外墙,安装着“明厨亮灶”监控设备,家长可通过视频看到操作间的一举一动。对于一所年头已久的“老园”而言,面积和硬件配备是“软肋”,但在现有条件下,任何一个食品安全细节都不能被忽略。
时针转到10:15,沿街的一处小卖铺刚刚开门营业,一眼看去,店内货品堆放杂乱无章,这也是“暗访组”择店的重要原因。“我们检查的目的就是‘挑刺’,让经营者明白如何规范经营。”每发现一处问题,他们不仅拍照记录,并告知店主如何整改到位。
“问题清单”变薄了
“由于需要穿街走巷,每次突击检查都骑行或者徒步沿街随机找店。”梅延彬表示,一天大概检查6家单位,尽量覆盖学校食堂、小卖铺、餐饮单位、现场制售等多领域多环节。“全方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并形成问题清单告知各区县。”
近段时间以来,“暗访组”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问题清单’变薄了。”“突击暗访检查看到的就是从业者日常操作的真实状况,最容易暴露问题。”陈发秋表示,起初的“问题清单”可能让人“脸红脖子粗”,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弊端,消除隐患。
在槐荫区经营一家炒鸡店的张建立,对“不请自来”的暗访人员表示“很欢迎”,“谁规范经营,谁的生意就好做。其实整改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他的态度说明,越来越多食品行业经营者的观念在悄然改变,更主动、更自觉地加入“规范大军”。
其实发现问题是第一步,及时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暗访组”的脚步不会停歇,雷厉风行的“暗访”行动仍将继续。(本报记者卢虹)
新闻推荐
受委托,本公司定于2020年9月30日上午10时通过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https://paimai.caa123.org.cn)在本公司拍卖...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