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晌午一过,百花洲北广场的群艺大舞台旁边渐渐开始热闹起来。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山东好客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以“凝聚泉水力量,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元首之约”第八届济南国际泉水节群艺大舞台迎来了第5天的演出。
下午的演出打的是“怀旧牌”,一股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人人会唱的流行经典《今夜无眠》《往事只能回味》,军旅经典《为了谁》,民歌经典《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的九寨》,吕剧经典《有老身坐上房》,京歌经典《梨花颂》,每一首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音乐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场演出的重点在“经典重现”,但创新才是他们吸引观众驻足的亮点。比如,《往事只能回味》这首歌,曾临川领衔的4人口琴小乐队就把这首经典老歌赋予了全新的味道。再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经常是以演唱形式呈现,而在群艺大舞台上,演奏者赵历男却用一种少见的乐器——锯琴对其进行了演绎,博得现场掌声阵阵。
晚上,群艺大舞台又迎来了夜场演出,旗袍秀、古典伞舞、扇子舞,在美轮美奂的灯光照映下,演员们的表演更加生动鲜活,成了百花洲夜色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在活动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位“熟人”,他就是济南市健康保健行业协会会长李全德。群艺大舞台活动开展以来,李全德已经带领1300多人为观众表演了110个节目。
70多岁的张和顺老人说了几十年山东快书,此次带领3位徒弟献上他创作的《泉城美》,用他们的方式赞美济南的泉水和济南人。民俗演出队队长陈玉兰的脚受伤了,仍拄着拐杖带领20多人的团队来到演出现场并坚持上台演唱。文东红太阳舞蹈队队长闫曙光买菜时扭了脚,脚腕都肿了,可她依然带领队员把节目出色地完成。闫曙光说,忍着疼痛也要坚持演出,“我们有幸参加泉水节活动,这是我们泉城市民自己的节日。”正是每一位表演者用发自肺腑的热爱,投入时间、倾注心血参与到泉水节中来,才把一年一度的泉水节变成了人民的节日、城市的节日。 (新时报记者任晓斐)
新闻推荐
观众在“城市记忆泉景寻踪”老济南图片展上感受泉城的风姿与魅力。(本报记者崔健吕传泉摄)九月的济南,秋风送爽...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