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济南石棚街的筒子楼里,一个小姑娘正手拿半截滑石笔站在楼梯上像模像样地往墙上写着什么,对面坐着她的两个小伙伴和一只玩具熊。“这样明白了吗?”“明白啦——”听到“学生”的回答,小姑娘的脸上绽开了满意的笑容。此时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十四年后梦想成真,当年的兴之所至竟成为了她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21岁师范学校毕业后,吴小洁来到了济南市七里山小学任教。“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自己有幸遇到了很多大咖,纬二路教育集团烟文英理事长、经十一路教育集团王新梅理事长,还有现任的胡涛校长……是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为我树立了不断进取的榜样,指明了努力前行的方向。”吴小洁说。
凡事想在前 做在前
在工作第一年获得语文教学“新苗奖”后,吴小洁作为第一批学术支教教师来到党家学区开展支教工作。抓教研、带队伍、跨区域、展实力……一年的外出锻炼,不仅提高了她业务和能力上的自信与魄力,更为市中区的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她的微薄之力。
2017年10月,在济南市七里山小学校长胡涛和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决定把语文学科负责人的工作交给她。语文是学校的大学科,作为语文团队中的年轻一员,面对陌生的工作视角和崭新的工作内容,吴小洁心里别提多忐忑了。但她转念一想,只要自己踏踏实实,身先士卒,一定会赢得领导和老师的信任与支持。想到这儿,她主动找到胡校长,愉快地接下了这项工作,并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承担了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再兼顾学科负责人辛苦了些,但自己不能离开一线,不能离开班主任的队伍,她一定要和教研组的老师们在一起。
接下来的日子很辛苦,但她可以预见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正在向她招手。作为教师平均年龄近四十岁的城区老校,严格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吴小洁首先带领所有语文老师明确学科目标,确定了“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绿色质量,深化课程研究,创升教师格调”的校本教研主题,这既是明方向,又是聚人心的过程。随后在胡校长的支持下制定了详尽的学科计划,在备课作业检查、教研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反馈、教学质量调研、诗文诵读课程的落实、早自习课程的创设等方面向老师们提出明确要求,加大了检查与反馈力度。
如何推进这些常规要求?吴小洁想在前,做在前。查备课,她先出个范本供老师们研究;查作业,她的作业总是年级中最亮眼的那一摞;搞教研,她深入每个教研组,从整体策划到细节跟进,不遗余力,事事亲为。两年下来,每一位语文老师不但认可了她的工作,而且事事鼎力支持。
不留余力 践行诺言
作为学科带头人,吴小洁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地在七里山小学的课堂中落地生根。她带领老师们通过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和主题拓展课程的研究”为立足点的整体思路,确立了以“绿色课堂”的建构为宗旨,创设“有标、有序、有趣、有效”的“四有魅力”课堂的研究目标。同时以“零起点教学”、“部编新教材的研究”、习作研究为主阵地,使课堂教学指向教师鲜明特色。
对于学校中那些有专业思考,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吴小洁与他们交心,使他们建立起专业自信,逐渐成为七里山小学一张张亮丽的名片。2017年,吴小洁以独到的眼光,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张营、刘洁、张敏、田霞四位老师独特的课堂教学特色,紧接着推出了“幸福格调教师”的专场课例展示活动。
而对于学校中的年轻教师,吴小洁觉得他们最需要的是磨练,是机遇,所以她想方设法在高起点上为青年老师创设机会。胜利教育集团间周一次的集团教研,吴小洁鼓励年轻老师承担展示课任务;各级各类教师读书论坛展示,她鼓励年轻教师抓住机会提升自己;市中区每年一次的教学新苗的评比、每两年一次的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比,吴小洁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帮助参赛老师一次次修改教学设计,一句句打磨课堂语言,一遍遍指导空讲,一回回听评试讲。
吴小洁就是这样不遗余力地践行着她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一位学校行政管理者的职责。“我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七里山小学,都留给了自小热爱的教育事业。面对这么多学生和家长给予的肯定,面对所有领导、老师给予的支持,我无以为报,唯有从零做起,面向阳光,持一腔热情,守一颗初心,继续用行动践行自己最初的诺言。”吴小洁说。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梦雯)
新闻推荐
朱叶青,扎根农村教育24载,三尺讲台育桃李。她潜心钻研教材,醉心实战课堂。做班主任,她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带出了优秀的...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