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教师 宋敬“精准资助不漏一人”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9-10 11:41   https://www.yybnet.net/

4年时间,拨打近1000通电话、累计时长近5000分钟……入职4年的宋敬,有个双重身份,既是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的一名老师,又是一名济南教育资助工作者。面对学校外来务工、低保、务农家庭等复杂的学情,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做到“精准资助不漏一人”成为了她的工作重点之一。

“即便再苦再累,看到学生们成功申请了助学金、免除了学杂费,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我都会感觉这一切付出都值得。”她感慨道。

以电话为“伴”吹响资助“战役”号角

进入九月份开学季,就又到了宋敬的工作“旺季”,新生入校摸查他们的家庭状况,发放“新生政策通知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扶贫政策,及时汇总到学校,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助学金资助,享受国家补贴。

“我们发放通知单当天,晚上快7点就有家长致电咨询能否享受政策,针对政策我赶忙逐条解释,可以享受的立刻推进。”宋敬笑称,这一通电话算是打响了她今年资助“战役”的号角。从9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各种上报、筛查、落实、制表……待到核查所有学生享受政策后才算落定。

每年,经宋敬核对的免学杂费学生少则10余人,多则近30人。从开始申请到结束,电话成为了宋敬落实资助工作的得力“助手”。据她统计,从核对信息到资金发放,从联系区县扶贫办到联系学生及家长,每人通话少则5次,多则近30次,每通电话短则3分钟,长则半小时。此外,学校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每年100人左右,到了相关节点,电话不停便成为工作常态,不少同事用“电话长在了耳朵上”来形容她的工作状态。

变政策“行家”不让学生因困难失学

刚毕业就进入十一中当老师的宋敬,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理解还停留在做好自己课程教学就好,但进入校园后,她就成了多面手,上课、剪视频、写新闻稿……无所不能。尤其是教育资助方面,更是从零开始接触。吃透政策、对接班级、落实信息……4年时间,她从资助“小白”摇身变为了政策“行家”。

在诸多工作中,最让宋敬劳神费力的就是制作表格,要输入学生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银行卡号……一个数字填错了就要从头再来,这需要她集中百分百的精力去填写,很多时候都是她下了晚自习回家后才开工,一晚上就要制作10余张表格,待到忙完工作,天都亮了。

“刚一入校时,我只把它当作一项日常工作来干,后来随着学校领导走访贫困家庭时,看到身边的学生居住环境如此简陋时,一下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宋敬告诉记者,至今,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还会打电话找她咨询救助政策,向她求救。在不少家长眼中,宋敬不会漏下一个学生,多年已经养成了依赖。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宋敬坚持了4年的追求,今年是她投入到教育资助的第5个年头,看着校园内学生们嬉戏的面孔,宋敬更加坚定了身为济南教育资助人的责任与使命。

(本报记者 孙墨琦)

新闻推荐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教师 李磊平凡的岗位 无悔的选择

工作22年,担任班主任17年,燕山学校教师李磊一直从“心”出发,用“爱”教育,也真切地品尝到了老师的幸福:他连续多年被...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教师 宋敬“精准资助不漏一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