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君
很多家庭已经开启“高考模式”、整个社会正在打开“高考绿灯”……随着一个个被“一路放行”的考生纷纷迈入考场大门,2020年高考大幕,今天正式开启。
这被称为一场“人生大考”,尽管因为疫情姗姗来迟,但是,它终究不可以被错过。
今天,每个人都乐于向考生们道上一声祝福,这祝福可以是“每道题都会”“每道题都对”,也可以是“金榜题名”“旗开得胜”。应景的话语虽然老套了些,但是绝对真诚。这背后是整个社会对于高考的看重,而这份看重首先在于,高考于“知识改变命运”依然有效。
“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因为高扬梦想,因而无比端庄。在高考的场景中,只要努力不离场,梦想从来不卑微。尤其在成功越来越被繁复定义的时候,高考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努力的价值”,这正被很多细节确认着——本报记者昨天探访考点发现,在济南中学考点,另设了隔离专用考场4个,备用考场两个,考场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台、医务处、饮水处、考生休息室等,安排了心理咨询师两名、医务人员三名,全程为高考考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可以说,为了护考,能想到的全想到了,这种无死角的全方位盯防,追求的就是“万无一失”,让每一个努力过的孩子不生意外、不留遗憾。
诚然,当下很多成功,早已不是“高考驱动型”,但高考给很多人带来了成功之外的意义。比如,公平的显示、青春的励志、人生的聚散等等。六神磊磊在他近日的一篇文章中说,感谢当年没考上一个好学校,才有了现在的我,才有了现在这份满意的工作。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即便高考失败了,他也没有真的随波逐流、放逐自我,而这份“不随意”,其实就曾经附着于高考的精神链条。努力,才是每一个考生“应该有的样子”。
最近有一个大火的表达式,叫做“乘风破浪”。其实,在备考和应考的日子里,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把努力分解成风轻云淡的日常,而不是动不动就“搅动风云”。无论局外人如何看他们“乘风破浪”,每一个考生面对的永远是一个又一个繁琐的知识点、一道又一道具体的考题。所以你看,除了古井不波的“积习”,哪有什么乘风破浪的豪气!其实,这也才是成功“应该有的样子”。
有媒体报道,高考在即,江苏盐城某高中附近的老街摇身一变成为高考街,为考生应援。包子铺和文具店组合推出“包你过”套餐,杂货店特制“稳赢”套餐……商家们各显神通为考生加油,吸引不少人前来购买。这种商业上的讨巧,全国各地并不鲜见,与其说是对于“高考必胜”心态的迎合,倒不如说是在参与完成一场“人生入场”的仪式,毕竟,考场大门被说成是“命门”的。这种仪式感,弥漫在整个社会,正是因为这样的高考,才有了场外那么多翘首以待、那么多挥汗逡巡。央视段子手朱广权说“人生处处皆是考”。确实,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像是在“解决问题”中度过,而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又不断有新的考题抛出。能给出答案的,是这个时代在场的每一个人。
由此,高考会启发整个社会:每一个努力过的孩子,必定未来可期;高考也会提醒每一个人:没有无题的人生,皆是赴考的征程。
新闻推荐
山东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近日起草了《济南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其中规...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