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汉字中藏着迷人的家教智慧

来源:都市女报 2020-06-26 13:5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朱洁

“父““母”“子”“女”,有些字您天天见,却不一定知道它们每一个都是很棒的教育素材;断文识字,您教孩子教得头疼,却没想到部首就是那把启迪思维的金钥匙。字有境,字有根,字如生灵,有性有情——在济南,有一位文字专家吴永亮,他对汉字的研究帮我们打开了家庭教育的一扇新窗口。

跟着部首去认字,一认就是一大串

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按东坡先生的说法,识字是思考人生的开端,是关注自身,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必由之路。那么,小朋友什么年龄就可以去识字?识字量需要有硬性要求吗?

吴永亮认为,孩子一岁半以后,就可以学着认“一”“人”“大”这些笔画简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字。识字是为了方便阅读,并不是为了识字量,也不必在五六岁之前就学着去写,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不妨读一些有关汉字知识的书,当孩子随《语文》教材学字时,家长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有趣的故事,孩子的识字能力、文化素养可能因此事半功倍。

谈到教孩子识字有什么具体的好方法,吴永亮脱口而出,“跟着部首去认字,一认就是一大串。”2015年,他的著作《跟着部首去认字》出版,受到家长孩子普遍欢迎,至今已再版六次。拿“火”部首举例,“灭”是在火上加一横(扑火工具、动作等),把火压下来;“灰”,指的是手,手抓火暗指手抓取的是草木的灰烬;“灾”,房子里着火,那不是灾难还能是什么呢?

有一年岁尾,吴永亮到一所小学给孩子们讲课,讲到左阝旁是由“阜”演变过来的。“阜”,有专家说是土堆,也有专家说是出入洞穴的台阶,不管咋讲,都与高低有关系。事实上,左阝旁部首内的汉字确实都与高低关联。

有同学随便指出一个字,“‘除’,是这样的吗?”

“当然。除,本义就是台阶。过去‘大扫庭除’就是指把院落与台阶打扫干净,后来简称为‘大扫除’了,这里的‘除’更多是除掉的意思。”吴永亮兴致勃勃地说,古人把宫殿前那长长的台阶比作日子,上一个台阶就是过去了一天,大年三十晚上,意味着踏上最后一个台阶,这就叫除夕。

孩子们的眼睛亮闪闪的,吴永亮知道:那年的“除夕”一定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

对汉字要敬畏,对错别字要仇恨

作为全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吴永亮对汉字充满敬畏,对错别字则深恶痛绝。多年前,他就写过一篇文章《敬畏与仇恨》;上个月,他开设6期直播课,主题也为“敬畏汉字”,分别就如何认准、读准、写好和用好汉字进行了讲解。

在吴永亮看来,日常生活中,一个尊重文化的家庭对汉字的敬畏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不把带字的报刊书籍垫在屁股下面,不用报纸等包裹肉、蔬菜,书桌每次使用前都要轻轻擦拭等”。

“对待错别字,则应该像对待敌人一样充满仇恨,一个个揪出来加以消灭。”说到这里,吴永亮提到一段有趣的往事——1955年,我国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讎”作为“仇”的异体字给取消了。后来,又把“讎”(隹,读“追”音,指短尾巴鸟。讎本义指两只鸟对鸣,引申指两个人围绕一本书逐字进行校对)救活了,并简化为“雠”专用于校对。“校雠”,就是指校勘。

“错别字问题,人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包括我自己,写文章、写书过程中,也时有发生。有的是大意了,有的是知识短缺,有的是多年来一直错了却未发现。”吴永亮解释,错字,就是像字但不是字,如理发店把“染”中“九”写成“丸”;别字,就是张冠李戴,如把“戴口罩”写成“带口罩”。“孩子从识第一个字就要养成细心的学习习惯。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学以致用可以极大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这些字中的智慧,你get到了吗

说起汉字中的家教智慧,吴永亮兴致勃勃讲解了八个字——“父”“母”“子”“女”“文”“字”“家”“教”。

“父”“母”“子”“女”都是独体字。“父”的甲骨文好似手举起工具在劳作,“母”的甲骨文为跪坐之人,那两点(丰盈乳房)表示这是位哺乳期的母亲,子的甲骨文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女”的甲骨文比“母”少了两点。这组字,画面感很强,生动有趣。

“文”的甲骨文就是一个站立的人,心前文了一朵花。这说明古时候的人们,通过文身来表达美,更有可能是区分不同部落。文就是一幅画,属于独体字,不能拆开,引申出文章等义。

“字”的金文就是上为房子、下为幼儿。凡是宝盖头的汉字都与房子有关系,“字”的本义就是在家里哺育孩子成长。

“家”,属于传承字,几千年来,没变样子。宝盖头指房子,豕指猪——有的家长、老师或同学会不高兴了:干嘛用房子与猪的组合表达家呢?农耕社会,肥料很重要。豕,不仅每天拉的大便肥效好,还相对温顺、繁殖力强,古人选择豕不是一时兴起。1977年汉字第二次简化时,将“家”中的“豕”换成了“人”,本来是好心,但怎么看怎么别扭。不久,“人”去“豕”回。家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引申出家是温馨的港湾。家里不安宁,氛围就不好,对孩子学习、成长都会不利。

“教”,左为孝,右为攵(手持戒尺),也就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传统教育方式,现在万万使不得。但是教育过程中,确实不能一味强调自由、轻松,纪律约束是必需的,否则“教”就会丧失它应有的效果。

“每个汉字都是一幅充满风土人情的场景,每个汉字都凝聚着一代代人的智慧,每个汉字都蕴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吴永亮说,小朋友如果喜欢上汉字,那就能打开先人的智慧宝库,跨越时空与他们重逢。

人物名片

现年58岁的吴永亮,1998年自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一直供职于山东省新闻出版局,从事报刊、图书出版管理工作。15年前,他和汉字研究结缘,自此在省内外多家媒体开设相关文化专栏,如今数部著作结集出版。也是因为这项爱好和成就,他乐于走进济南中小学,带领师生、家长一起探索汉字背后的有趣故事,将识字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新闻推荐

7月1日至7月15日 中高考马上到 济南全城禁噪

商报济南消息7月1日至7月15日为中考、高考准备和考试期。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加强文明施工管理,保证中考、高考期间学生...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五子棋之战2020-06-25 23:33
猜你喜欢:
评论:(汉字中藏着迷人的家教智慧)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