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然《周末父母》剧照
有一种老人,对孙子孙女照顾得无微不至,比亲生父母还要到位,或者说是越位。这种家庭的年轻家长经常这样纠结:“孩子到底是我们的还是他们老两口的?”有的选择“逆来顺受”,有的准备“绝地反击”,教育专家说了:新手爸妈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未能独立的父母易被越位
郭女士和丈夫有两个可爱的宝宝,因与双方老人住得较近,经常让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在别人眼里,他们是令人羡慕的,然而郭女士并不快乐。她担心孩子长期被老人照顾,会出现胆小、不自信、受挫能力差等问题。但她和丈夫又忙于工作,不得不接受目前的方式。有一次大宝感冒,姥姥认为必须吃抗生素才有效,郭女士觉得感冒初期就服用抗生素会降低孩子自身免疫力。最终在姥姥的坚持下,郭女士妥协了。
“我知道老人照看孩子很辛苦,是在帮我们减轻负担,不过,有时候他们的做法有点喧宾夺主了。我现在感觉孩子不是我的,是老人的,比如孩子今天穿哪件衣服、去什么地方,我说了都不算。”郭女士见到记者就开始诉苦了。
如今,老人成为孩子“第二父母”的情况比较普遍。他们陪孩子上辅导班,陪孩子写作业,陪孩子去旅游……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己的孩子,爱在不知不觉中“越位”。据记者调查了解,之所以出现郭女士这类家长,其实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锻炼,对家里的事从来不操心,现在想照顾孩子了,却发现自己还是个宝宝,需要被老人照料,索性也就顺着老人了。
不想越俎代庖先找自身原因
父母想要“抢”回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抢”的资本?如果方式方法不当,有可能会引发更多家庭矛盾。济南市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科室副主任、心理教研员张海霞表示,亲子教育不可缺失,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绝不能越俎代庖。想解决老人越位,父母需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首先,父母要自己慢慢独立,改变老人认为“他们不行”的想法。“有个90后家长和孩子在家玩着玩着,两人便吵起来了,家长非要跟孩子争输赢,让人分不清谁是孩子。”张海霞说,还有很多年轻父母不会做饭、不收拾房间,自理能力差,自己都照顾不好,别说照顾孩子了,老人又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所以,先让自己成熟起来,让老人知道家长具备独自带孩子的能力和方法,慢慢改变老人的态度。
其次,父母要和老人划定界限,明确分工。老人可以帮助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父母则要负责孩子的学习、与学校老师交流,并且尽量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做游戏、聊天等,增加与孩子精神和心灵上的交流。实在见不到孩子,父母也要打电话或视频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都在。
如果遇到冲突和矛盾,父母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先和老人好好沟通,尽量达成一致观点。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能够独立吃饭,回家就让老人喂饭,父母可以选择同老人散步或看电视时,语气缓和地跟老人解释孩子独立吃饭的重要性,将合理意见一点点渗透到老人的观念中去。
新闻推荐
6月25日,“网红打卡地”芙蓉街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本报记者崔健摄)6月25日,百花洲举办的包粽子、编五彩绳等...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