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缓解枯水期困扰,济南历阳湖这一离泉群最近的生态补源点实现了“双水源”补水!近日,济南泉水水位持续在红色预警线下,保泉形势严峻。为缓解因泉涌量持续减少造成的历阳湖生态补水严重不足的矛盾,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利用5天时间紧急实施历阳湖应急补水工程,使“五库连通”工程和历阳湖、玉绣河生态调水工程成功牵手,日补水能力增加3万方。
6月23日,在旅游路与历阳大街交叉口北侧,记者见到了历阳湖,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历阳湖干净的水面交相呼应,北岸出水口水流哗哗流出。据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唐瑞钦介绍,历阳湖是大明湖尾水回用工程的终点。“现在看到历阳湖的水不仅仅有大明湖的弃水,还有一些是济南五库连通的水库调水。”
据了解,历阳湖以及下游的历阳河、玉绣河是距离济南市区泉群最近的强渗漏带和生态补源点。在2013年左右,济南市建成了大明湖尾水北水南调工程,在大明湖北水门附近取水,经西圩子壕、南圩子壕、广场西沟、舜玉路、广场东沟的输水管线和3级泵站提至历阳湖。这些水再经过广场东沟,流向南圩子壕、西圩子壕,进入西泺河最终流向小清河,实现大明湖水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形成了水景观又实现了生态补源,实现了泉水先观后用。
“大明湖弃水是历阳湖引水补源工程的唯一水源,其弃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春夏之交,枯水期水量较少,不能有效持续向历阳湖补水。”唐瑞钦说。为增加历阳湖补水水源,助力泉群喷涌,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确定实施引水补源中线管线改造工程,通过改造南郊和舜玉两座引水补源泵站管线,将“五库连通”来水在石青崖位置进行分流,通过舜玉泵站加压至历阳湖,作为枯水期历阳湖补源的备用水源,实现大明湖弃水和“五库连通”水共同回补历阳湖。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夏子繁
新闻推荐
□记者晁明春报道本报济南讯6月23日,随着小清河治理重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东客站片区污水处理厂、唐冶污水处理厂...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