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刘高君摄) 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宣传单页。
本报5月31日讯(记者 刘高君 通讯员祁丽萍)今天上午,由市中区城管局和市中区城市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共同发起,市中区文明办、大观园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主办的“百年辉煌商埠无烟净我泉城”主题公益活动在大观园融汇老商埠片区举行。
此次在老商埠片区开展第三届“无烟社区”打造活动,顺应城市管理逐步向精细化、人性化、规范化管理模式的转变,由群众组织辅助城管部门进行自治管理,引导更多市民群众自觉参与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为核心的自治管理模式。活动的开展,引导周边经营商户、市民群众、游客朋友进一步认识到烟草及二手烟对身体及环境的危害,倡导经营商户、市民群众、游客朋友树立“熄灭手中烟,健康在身边”理念,自动加入无烟社区打造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参与捡拾身边烟蒂等公益行动,有利于将大观园融汇老商埠片区打造成为无烟社区。同时,号召广大市民遇到随地扔烟头、在公共场所抽烟等不文明行为,敢于说“不”,形成人人讲文明、守规矩,自觉维护无烟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围绕建设“品质市中”目标,市中区城管局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助推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除了打造无烟社区,垃圾分类也是关键一环。垃圾分类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乎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市中区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垃圾分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市中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其中。同时,借助党建工作平台,依托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活动,充分融入垃圾分类主题元素,使两者共同发展、齐头并进。在今年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中,该区明确提出建立楼门长、分类宣传员、指导员、分拣员和监督员的“一长四员”制度。各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构建联动机制,在社区积极发展由志愿者、楼组长、热心市民、物业人员组成的宣传小分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手把手进行分类指导,真正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形成习惯。同时,在垃圾桶设置、宣传内容、指导方式上,更加注重细节、突出实效,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效果。
此外,以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市中区城管局深入开展“城市提升十大行动”,加强城市道路保洁、推进垃圾分类、强化扬尘污染治理、杆线整治、户外广告牌匾整治提升,实现了城市管理更精细,城市环境更优美,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该局还围绕“13810”志愿服务机制,先后注册登记志愿者200余人,形成了富有城管特色的无烟社区打造、城管开放日、城管蒲公英行走市中、垃圾分类三句半、爱心理发店、环卫工人免费午餐等品牌。志愿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队伍不断壮大、形式创新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市中志愿服务的特色与品牌已经成为全市城管领域的一张文明名片,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支持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新闻推荐
问:济南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后,现在所指的重点困境儿童有哪些?答:1.父母一...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