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珊珊
去年的今天我回忆了我的十年,那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我以为那是我医路上最美的瞬间,是我用青春刻画的纪念。我以为日子会走向平凡,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2020年春节的祥和,也破坏了万家团圆。
2020年2月2日,作为新冠肺炎护理梯队的一员,我进驻到了医院抗疫一线,我说过我有一个绿色的梦,那一刻被需要我是骄傲的,可是每当看到一批批医护力量支援湖北,内心又升起了更大的渴望,千里之外那才是真正的战场。
终于2月9日,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踏上征程,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到达济南快速换装,整齐划一的蓝色冲锋衣是我们最闪亮的标志。从济南登机后,航班上机长的一段话说哭了所有人:“本次航班是由济南经停武汉再飞回济南,共载有200名白衣天使,请全体旅客于经停时,务必保重好身体,保护好自己,200名我们要把你们一个不少地安全带回家。”那一刻泪水决堤……
一张单行机票,不知归期。一路上问候的信息不断,嘱咐的话语不断,而我却最惦念家里的父亲母亲。到了武汉看到昔日偌大的天河机场此刻全部是援鄂医疗队蓝色的身影,内心从未有过的凄凉和悲壮。
手机电量不多了,坐在机场大厅,很少自拍的我拍下了征程途中的第二张照片,发了朋友圈。然后只给我爸发了条信息:爸,我们刚到武汉,很多人一块的,我们去的医院都是轻症患者,不用惦记。过了一会儿,我弟微信留言说:咱爸爸说,他不会发信息,让你好好照顾自己,有时间往家里打个电话。这个电话直到过了好几天我才打回去,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勇气。那些说我们勇敢的人,其实并不是我生来勇敢,而是我选择去勇敢!
此次征程对我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战场而已,从医院一线到祖国一线,带着无数的爱与期待。出发前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可当真正身处荆楚大地,看到一座上千万人口的武汉城按下暂停键,繁华的夜从此漆黑一片,就医难,生活难,武汉人民的难戳痛了每一个医疗队员的心。但每当看到身边的那群志愿者,一群不畏生死自愿参与医疗队生活保障任务的武汉人时,内心是从未有过的坚定。
面对当时严峻的抗疫形势,看到不断有医务人员确诊死亡,有的队员甚至写下了遗书,然而这种念头只在我脑海里停留了几秒钟,便不敢继续。我还得回家,所以我要拼命学习,没日没夜地练习防护服的穿脱。
我们组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仪式,叫“送战友”,因为每次进舱我们都是进一半留一半,不管多晚我们都会赶到驻地门口送战友去战斗,再接他们回来,我们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认真地过。
直到结束隔离返回日照的那一天,大家都各自忙着准备回家,我作为组里第一个返程的,大家还是像以前一样自发起来送我,大巴车刚走了没多久,我才看到闫老师在组群里发的视频和信息,他说:队长你看看珊珊,珊珊你回头看看车后面那个,第一次几乎一夜未眠的他错过了起床铃,也错过了送战友。
38天的战“疫”情,忘不了我们曾经每人分到5个水饺的那份喜悦,忘不了我们把家乡寄来的特产一起分享的欢乐,忘不了我们曾经并肩作战都想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那份革命气魄。只有在这种生死战场才能拥有一份真挚的战友情,其实人生有点遗憾也是好的,有念想才会有来日方长!
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2月11日,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这一天,身处荆楚大地的我,怀着满腔热血,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光荣地写下了心底积攒已久的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幻想过我庄严宣誓的场景,却唯独不曾想过会如此艰险和神圣。不管接下来面对的是怎样的困难,我都在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苦在先,冲锋在前,不畏生死,使命必达。
面对凶险的疫情,医护人员日夜奋战,义无反顾,在全面范围内迅速调集医护力量,科学有效地组织救治,体现了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体现了强大的制度优势,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族情怀。
在这场疫情中,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实践,不是我们不惧怕死亡,是因为我们明白有国才有家。身为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选择果敢逆行,是救死扶伤的大爱无疆让我们义无反顾。
4月14日,我终于通过了党组织的考核,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这一刻我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人一旦有了信仰,便有了方向,而我的信仰从方舱开始,同武汉一道,一枚小小的党徽,见证了我的成长,不管何时我都不会忘记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的每一个选择都忠于初心、忠于自己。
3月8日,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休舱!
3月17日,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结束了38天的生死契约,踏上回家的路!
作为山东省首批返鲁医疗队,我们迎来了最高礼遇:武汉人民的热泪送行,警车的一路开道,民航的“水门”礼……我被一路感动着……想当初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战场,甚至将生死一并交付,在经历了近千名感染者的方舱任务后,今天303人依然能安然无恙地站在齐鲁大地,心中已别无所求。
我们回家了,可还有很多的生命留在了湖北,留在了这个冬天。生命至上,每一个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是家庭之殇,更是城市民心之痛。当我们有一天摘下口罩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怎么戴上它的,又是谁帮我们摘掉它的。
我们被卷入这场战争,看到了病毒的疯狂肆虐,看到了无数个家庭阴阳相隔的悲痛欲绝,也看到了面对劲敌人民不屈的意志,看到了催人奋进的中国力量,更看到了我自己,在黑暗中努力守卫着心中的光亮。
所有的付出都是直面生命的责任。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战士”,再到“城市英雄”,生命给了我们重托。敬业、救人、报国,我们责无旁贷!疫情尚未结束,使命仍在继续!
轻吟《方舱之歌》:让党旗在方舱的上空高高飘扬,实现英雄的梦想,挺起无畏的胸膛;让党旗在方舱的上空高高飘扬,我们是白衣天使,大爱无疆!
一次经历,一次感悟,此次千里之行直至顺利返程,我会用一辈子去铭记,在这里我只想告诉你们: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绍磊通讯员韩潇)“您看看您孩子可真不孬,陪着您跑前跑后的。”“这你可看错了,这些都是俺村里的领导。”“...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