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与卫生院工作人员在防疫检测站点进行交流。(李鹏摄)
3天内完成3320名湖北来济未满14天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严防死守全市45个高速出入口、28个国、省道出入口以及交通枢纽,做到“滴水不漏”;严格落实外来人口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展开外来人员健康排查工作,做到“硬核防控”……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济南人交出了“学霸级答卷”。
近日,记者来到被称为“泉城绿肺”的南部山区,在采访西营街道守卫百姓健康工作情况的同时,也找到了这份“高分答卷”的部分答案。
尽快出征 尽锐出战
2月24日,一场喜雨遇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上午8:00,西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张学慧以及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尹立勇来到港西路防疫检测站点,与西营街道卫生院派驻该站点的工作人员刘英杰和段秀莲一起站岗。
“大年初二,西营街道就已经组织力量派驻了4个检查站点,协调街道卫生院、交警、城管等部门一起死守阵地”,尹立勇说,这里是全市植被覆盖率最高的街道,下辖99个自然村,拥有33496名常住居民,由于村落分散、地域广阔,客观上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难。他表示,港西路站点是进入南部山区的“北大门”,每天通行车次至少600。“在人员极端紧张的情况下,卫生院仍然派出4名医务工作者,分两班值守,确保每辆车中的人员体温尽检。”谈及西营街道早于其他街道采取防控措施的原因,尹立勇说:“早一点行动,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就多了一分保证。”
在全市进行3320名湖北来济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之时,该卫生院副院长赵宗垒亲自带队,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配合下,与两位同事前往相关人员家中取样。他们在规定时间完成了该街道20位符合条件检测者的核酸检测取样工作。截至目前,该卫生院共完成66例核酸检测取样工作。回忆当时的情形,赵宗垒说:“说不怕那是假的,但是为了守卫辖区百姓的健康,我应该冲锋在前。”
据了解,济南市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娘家就在西营街道。为此,卫生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例患者家属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调和取样工作,及时采取了隔离措施。在每位检测者结束隔离后,工作人员仍然每天定时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
未雨绸缪 冲锋在前
时间回到大年初一傍晚,正在值班的院长王振国接到林枝村村医打来的电话,得知村内一位刚刚从武汉返济的大学生突然发烧!面对可能的疫情,王振国喊上与他一样经历过抗击2003年“非典”疫情的副院长李有泰和赵宗垒,3人穿上防护服,开着私家车去了辖区内最偏远的林枝村。
由于刚刚下过雪,路面湿滑,车子在陡峭的山坡上打滑。王振国与赵宗垒选择推车前行。终于,3人平安抵达。调查、取样、隔离……后来,经过认真检查发现,这位大学生仅是普通感冒导致发烧。直到这时,3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李有泰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燕山银座发现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之后,他立刻与同事前往相关密切接触者及其亲属家中进行流调工作。“西营街道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有27名居民在燕山银座打工,家属86人,在湖北务工人员有32人,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流调、测量体温等工作,1月22日,我们就已经展开入户行动了。”李有泰说。
有着丰富防疫经验的王振国深知未雨绸缪的重要性。1月23日,王振国要求职工将院内防护服整理完毕,同时采购消毒液、酒精、口罩以及手套等防疫用品。“西营街道地域广、外出务工人员多,卫生院基础又相对薄弱,不做好准备怎么战‘疫’?”王振国说。自战“疫”开始的第一天起,每一天的工作日志都有详细记载,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被检测家庭都记录在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王振国说,质朴的西营人将竭尽全力守护“泉城绿肺”,守卫西营人民的“健康之肺”。
(本报记者李鹏通讯员张凯)
新闻推荐
2月26日,在经过历城行政审批服务局24小时不间断协调、帮办、代办后,山东峰松物流信息交易结算中心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