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城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进行企业复工疫情信息登记。□本报记者张依盟
以济南泉城路派出所为界,北边是老城小区,街巷萦纡,开放楼院多,登记、测温,卡点“严防死守”;南面是商业街,高楼大厦林林总总,车水马龙,繁华正“复苏”。
2月27日,记者在这里当一天“民警”,探访派出所战“疫”那些事。
“防控措施一个不能少”
这一天是副所长国栋当值。上午8点半,记者跟随他到商业街巡查。
地处金街,派出所辖区有28座楼宇。这几日,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已有448家企业7700多名员工上报复工,当天营业数过半。“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由原来的报备许可制,调整为承诺制。”路上,国栋边排查边介绍,“但防控措施一个不能少。”他指着一家服装店,“这家前天开门,买不到额温枪,民警帮他们联系了一个。”又指向对面,“芙蓉街路口的保安缺口罩,所里的先送给他们用。”
转了一圈,记者发现,虽然疫情对住宿业冲击不小,但辖区大半酒店已恢复营业,迎来首批差旅住客。测温、消毒、自助登记、“无接触”机器人送餐……上午10点,来到一家连锁酒店。“酒店接触面广、人员复杂,所里安排专门防疫指导,非常细致。旅客和店员都安心!”店长韩立峰告诉记者,每家酒店都有对应联系的民警。
除了定时通风、消毒等基本操作,国栋还查看了一本旅客排查表,已填了81份。姓名、身份证号、有无疫区或感染人员接触等11项信息,一目了然,并有本人承诺签字。“这一项,来济时间车次,要写清楚。”国栋叮嘱工作人员继续按时送报。
在恒隆广场,两栋楼各有一个出入口,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引导顾客扫码登记、测量体温、自助消毒,记者算了一下,10分钟进出19个人,井然有序。
国栋介绍,“上周我们发现,店面开工数量不断增加,就帮助规划出入路线,将一个通道变为两个,避免出现客流聚集。”
用“脚步”织成安全网
中午,记者打算到西侧的老城小区转一圈。在巷口被两名“胡同管家”拦下,虽是开放小巷,但对方要求测温登记身份证,还得找人领,才能进。
“‘胡同管家’是泉城路派出所的一个社会治理创新品牌。”派出所教导员景静介绍,针对辖区背街小巷多、居民院落多、基础设施差等治安管理难点,在2017年创新实施老城区“胡同管家”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招聘三家物业公司的80余名保安。在这次防疫工作中,他们承担了卡点检查任务。
终于等来社区民警方宇,记者才进入到鞭指巷社区。
老方今年45岁,走路有点跛。细问之下,是十多年前工伤,腰上了钢板,阴天犯疼。记者表示担心,老方说,“这算啥!2月14日下雨那天,我们挨家挨户贴通知,让居民扫码登记,报实有人口。”
记者看到,家家门口贴着粉色的通知。“但报上来的有限。”老方解释,鞭指巷社区,是泉城路街道最大的社区,1700多人,多是平房老户、文化水平低,很多居民上了年纪不会用手机。春节期间,普及防疫知识,都是老方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喊一圈。“只能使用土办法,敲门登记。”
记者了解到,泉城路派出所的网格民警、辅警每天行走一万多步,挨家挨户敲门,“白天扫一遍、晚上扫一遍、跟着居委会发放临时通行证再扫一遍”,穷尽办法,前后用了一周时间,完成实有人口登记。
“做好登记,不仅是为了防控疫情,也是为以后社区治理打基础。”景静认为,“我们常说,‘管好人,就管好了治安’。掌握辖区实有人口,让数字充实起来、鲜活起来,区别出哪些是常住的、空挂的、流动的,才能把基层工作做扎实。”
都是“细细碎碎”的小事
下午5时,景静带记者转到大明湖附近。与旁边的烟火气不同,一家夫妻肺片店闭门紧锁。“围着它,我们查了两天。”景静说。
1月29日19点24分,央视新闻发布“夫妻确诊前自驾游途经五省市”,上了微博话题热搜榜。所长亓明最先发现,行程轨迹中,二人于1月21日13时,到大明湖附近一家连锁店吃午餐。
他立即转发到支部群,还专门写道,新闻中提到的那家连锁店“注册地址在我们辖区,大家注意。不管具体是哪儿,咱得早作准备。”
亓明告诉记者,在泉城路派出所,凡是遇到比较敏感的疫情信息、警情和反馈,见面的话就当面讨论,不见面的话就微信、视频讨论,思路达成一致,马上安排。“当时我们考虑,如果店还开着,就去调监控,查清楚到底谁和夫妻二人密切接触过。”
当天20点48分,泉城路派出所派民警到一家夫妻肺片店去落实。但已闭店,店主回了天津,一时无法看监控。“我们一边联系店主提供员工信息,一边继续想办法,找当时在场顾客的信息。”亓明说,“后来通过店主提供的移动支付交易流水,确认了13个‘重点顾客’,马上挨个通知。”
“如果我们不第一时间反应,采取相应措施,管控起来,很有可能造成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例的扩散。”亓明说,从大年初三全员返岗,便全员请战,按下73个红手印,要战“疫”到底;接到一名流浪汉在咳嗽的报警时,副所长娄飞拿起出警单说“我去”……
民警们说,派出所面对疫情这个大考,“轰轰烈烈”的情况不多,都是“细细碎碎”的小事。蹲点一天,记者深以为然,但就是这些细碎、繁琐的小事,一点点排除、一寸寸化解着疫情风险。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3月1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济南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采用国家居民电子健康码...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