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决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鲜明提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济南,正在加快布局基础研究,无论是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量子大科学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还是坐落于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诸多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引入30余个院士或诺奖团队,新建多家新型研发机构,都立志于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扎实,使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站得住、站得稳、有根基。
编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9年9月出台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量子大科学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打造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特色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意味着,在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广东深圳之后,济南踏上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新征程。
“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这是国家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表示,伴随着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入省级战略,济南正加紧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编制,争取国家2-3项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济南。
前瞻性布局量子、超算研究
8年前,中科院量子研究团队来到济南,成立量子技术研究院。如今,中国首个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已投入使用;全球首台套量子激光雷达产品,全球首款使用量子密钥的商用安全加密手机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领域核心芯片已在济南研发和生产。
也是在8年前,“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揭牌。该中心建有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
上马大批研发机构
2019年,明确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一系列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加快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首个专业研究院——空天信息技术研究院,空间行波管、微波微组件等20多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济南;联合中科院计算所共同设立山东计算智能研究院;山东产研院、济南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电工所建设国家先进电磁驱动科技创新基地。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11月在济南揭牌,标志着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进入新阶段。山东中科院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设立济南中科院新动能创新研究院,基本确定中科院系首期9大平台、20个项目的引进工作。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积极对接诺奖实验室、康复机器人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已遴选国内外各类意向引进项目60余个,初步敲定引进孵化项目10个。
山东大学与槐荫区共同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研究院近期注册,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省级重点实验室已完成上报。精品钢产业技术研究院、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氢能与低碳技术应用研究院相继揭牌成立。
向院士专家抛出橄榄枝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济南更加重视引进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11月28日,2019院士泉城行暨院士论坛在济南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1名院士及相应级别专家,进企业,进校园,进科创平台,为济南发展把脉问诊。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说:“我们真诚期待,各位院士、专家能够选择济南、扎根济南,在济南这片沃土上撒播创新的种子,收获共赢的果实。”
事实上,一大批国内外高端人才成果正在加速向济南汇聚,共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87家,诺奖工作站3家,引进院士和诺奖团队30余个。 (新时报记者王颖军)
新闻推荐
每年夏季是粮库集中储粮时间,这背后的辛苦,储粮人最有发言权。济南产发集团第二粮库负责保管济南市市级储备粮,每年夏天...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