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宜峰大写意花鸟
身为中国美协会员的董宜峰,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继承者又是传承者,他是一位善思索、勤汲收、勇实践的实力派和有潜力的国画艺术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董宜峰的大写意花鸟作品已崭露头角,至九十年代其创作已致臻。他不仅埋头画画,还曾多次到北京高等院校和中国画院系统学习和潜心研究大写意花鸟画浓墨重彩的艺术形式,他笔下的作品笔墨力度大,气势夺人,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与振奋。
就艺术而言,只有当画家对世界有了自己独特看法,并有着强烈欲望将其表现时,这种艺术创作才能显现不凡魅力,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存在的价值。董宜峰的大写意花鸟画,试图以一个现代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将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意蕴相融合,大胆突破传统花鸟画的构成定式,把人们带入新的思维空间和审美领域。
青少年时,董宜峰就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又拜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欧阳龙先生为师,后又兼得中国画院著名画家石齐、张立辰先生的教诲,奠定了笔墨造型的坚实基础与艺术理论的基本架构。董宜峰上探古代经典,近法现代各名家,使得他对其贯穿于传统花鸟画发展的精髓内涵皆有博观约取的领悟。
笔墨当随时代。近年来,董宜峰跟随导师遍历九州,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溯其源、探其理、司其法、恒其行。二十多年来,他在与苦难比拼意志、比拼毅力、比拼智慧中度过,从而战胜苦难,超越苦难,同时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董宜峰在花鸟画探索中凝神观道、多般尝试,力图基于传统技法契合出时代精神的视觉图式,同时在汲收借鉴了西画的理念、技巧与思维,对国画传统的笔墨、形韵进行了改造。感悟师法而无法,无法之极乃为至法的真谛,从而变其法、留其韵,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其心声。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处处注重突破和创新的董宜峰先生,是一位遵循国画传统理趣与法度的画家。在曼妙而富有意趣的创作中,他却是基于此而有机处理多元素的内在与外在的各种辩论关系,诸如黑与白、干与湿、有意与无意的对比关系,注重画面整体韵致与局部刻画相和谐。其作品所展现出的色调明快,笔墨简捷,墨色精妙变化,使画作得以朴茂雄浑,内蕴深邃,各种花木鸟禽的表达多从墨色巧妙渲染,再结合勾、点、皴,将花木结构与翎毛肌理加以抽象、夸张和别致处理,画出凝练的颇具个性的视觉效果。尤其是作品中线条的灵动与墨色的渗变,很好地交融出现代笔墨意味。这种技法的运用与画面基调的和谐所折射的深层次文化透视,已成为他独特的花鸟画语汇。董宜峰先生在绘画题材上几乎是全面开花,花鸟、畜禽、虫鱼等的无所不及,无所不能。
近年来,董宜峰先生不断地思考,即如何在绘画形式感上突破传统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旧格局,而赋予中国水墨画以崇高宏伟的精神气度和境界。经过一系列创作方向的探索与调整,董宜峰先生选择涉及多年的荷花题材作为自己创作的突破口。享有“出淤泥而不染”美称的荷花,为历代人们所崇拜和赞美。他历经艰辛困苦,寻访全国著名的荷花基地,仔细观察荷花四秀变化的姿态。他利用扎实的传统水墨功底,吸取石涛、八大山人、吴昌颂、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的技法,博采众长,融汇现代绘画理念,不断开拓荷花的研究与创作。他笔下的荷花水墨淋漓,大气磅礴,但求神和,不求形似,他那种热烈、豪放、沉雄而带霸悍的大写意画风,总能激人心灵、壮人胸怀、催人奋发。
《荷塘月色》为董宜峰常画的题材,月色中的荷花,绰约多姿,惟妙优雅,把激情化作五彩墨渲于纸上,时而阔笔驰骋,时而细笔勾勒,干湿浓淡,那明丽的花朵,淡中泛红,无形之中物我两忘,透过迷人月色,仿佛看到画家深邃欲仙的风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董宜峰的作品先后在上海、北京、济南、合肥等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展出,并被收录全国大展大型画册,出版了《董宜峰大写意花鸟画集》多期。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身为中国美协会员的董宜峰,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依然谦虚谨慎,老老实实地向传统经典学习。董宜峰的恩师著名画家石齐先生看了他近期的作品说:“宜峰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继承传统,融汇中西,画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貌。在继承前辈大师的基础上,从观念到题材、到技法都有可喜的进步和突破,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
新闻推荐
160米阻断了4000户居民出行路 开车绕行要走2.2公里,领仁路南延为啥迟迟不动工
航拍图中红框内的就是阻断道路南延废弃了的警犬训练基地。近日,有市民反映,领秀城附近的领仁路被仅仅160米的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