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市中区召开城管委工作会议。 新时报记者杨雯雯 摄
10月9日下午,市中区召开城管委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进行安排部署。现场公布下发了大城管“1+3”综合配套方案,即《济南市市中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及路长制、综合考核、网格员建设等办法。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表示,推行“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和“网格员、路长吹哨,责任方报到”的工作机制,将进一步破解权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将为全区居民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乡环境。
19项工作逐一划分职责对具体工作进行分类量化
城市管理是系统工程,单一部门很难解决,特别是城郊接合部、背街小巷等区域在管理上存在盲区,责任不明,相互推诿,使得很多问题难以根治。为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市中区城管委将履行牵头抓总、统筹调度的职能,全面负责、统一安排部署全区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市中区城管委办公室进一步理顺内部部室之间的关系,让机构运转更加顺畅、配合更加密切、工作更加高效;区城管委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冲破“博弈思维”,割舍“部门利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在部门“强筋壮骨”的同时,市中区“剑指”城市管理上责任交叉、权责不明的区域。根据《实施方案》,市中区进一步落实责任、厘清职责,将“大城管”框架下环卫保洁、杆线治理等19项工作逐一划分职责,将污水外溢、拆违拆临、施工噪音整治等工作进行分类、量化,进一步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把责任压实,让众多“无主”问题找到“娘家”,标本兼治祛除城市管理顽疾。
引入大数据强化城市管理数据挖掘整合
实践证明,城市管理的活力源自基层,动力来自基层。只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上下血液流通,实现舒筋活血。基于此,市中区推行“街呼区应、上下联动”以及“网格员、路长吹哨,责任方报到”工作机制,建立“四级网格、三级网格员、两级路长”体系,完善问题发现、上报、分派、处置的闭环流程,将纵到底、横到边的“大网”延伸至社会肌体最末梢,打开一个个难解的城市管理及社会治理“锁扣”。
夯实网格机制后,市中区将工作触角向科技延伸。随着阿里巴巴山东总部在市中区的落户,该区将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区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结合对数字城管平台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数据挖掘整合,深入分析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着力预防、管控,解决各类空间、立面、街面的“城市病”,逐步实现城市管理传统模式向智慧化升级的新转变。
发挥市民巡访团的“啄木鸟”作用倒逼城管工作
做好城管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市中区以“一流城市、一流治理”为追求,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充分发扬“市中铁军”精神,着力提高城市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依法依规办事的综合能力。同时,市中区充分发挥市民巡访团作为城市“啄木鸟”的作用,对市民巡访团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和反馈,倒逼城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外,市中区紧抓督查督办“牛鼻子”,下发《济南市市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对工作中不敢担当、推诿扯皮的责任单位进行督查问责,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实现“以考促改、以考促管、以考促靓”,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水平。
(新时报记者杨雯雯 通讯员李猛)
新闻推荐
出场专家济南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房巧玲2019年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18...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