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其济和他提供的展品—假领子四件套。(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中明 摄)
正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吸引了济南市民的目光,“精彩”“震撼”“意犹未尽”是许多市民观展后的感受,也唤起了许多人脑海中的记忆。普通市民的感受如此,那在展品提供者的眼中,对于历史发展的深刻记忆又是怎样的呢?
以假乱真的假领子
在发展成就展上,一个由领子四件套组成的展品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驻足观看的市民中,不少年轻人更是边看边猜测其用途。这件展品便是由三元欧肯服装公司董事长焦其济提供的假领子。
“在得知可以向成就展提供展品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这个假领子。”焦其济告诉记者,作为服装行业的从业者,提供的展品既要与服装行业相关,又要能够反映历史的变迁,假领子可以说完美符合要求,“现在的年轻人见到之后,能认得出这是领子,但可能并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毕竟它们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对于这件展品背后的历史,焦其济向记者一一道来。
如果追溯的话,假领子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说它是假领子,但其实是真领子,只是并不是一件完整衬衣的领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居民物质生活比较贫乏,收入少,供应紧张,购买许多东西需要票证,单说购买服装,除了有钱,还得有布票等,纺织品基本上也是定量供应,买布需要布票,普通人一年也难得穿上两件新衣服。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假领子应运而生。
“其实假领子的出现最开始是为了防止衣服磨损,如果衬衣的领子磨坏了,可能一件衣服就废了,在那个年代每个人一共没有几件衣服,后来才慢慢的也有了美观的作用。”焦其济告诉记者,“那会儿大家不穿西装,而穿中山装,敞开领子,露出的也只是脖子那一小块儿,人们戴上假领子之后,外面再套上毛衣或者外套,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人也显得精神多了。”“长短”折射经济发展
假领子的出现,本身就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而它自身的演化同样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这个‘布条’可以说是比较早的领子,那时候最困难,所以领子做成了条状,可以起到耐磨的作用。后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慢慢的有了领子的样子,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又有了这种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的领子,而且还有两个布带套住臂膀,以防假领子向上,这个时候穿上中山装,就可以大胆解开一两粒扣子,也不会被人发现是假的了。最后这件,可以说几乎是一件半身衬衫了。”焦其济指着展品一一道来,“所以说,从假领子的长短变化,就能看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不只是领子,从衬衫的发展特别是衬衫材质的变化,同样可以看出经济情况的变化发展。“最开始的衬衫材质都是粗布制成,那时候的衬衫又厚又重,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工艺进步,由的确良等细布制作的衬衫开始逐渐流行,到后来的棉布、化纤、麻布等各种材质层出不穷,最近这两年,原本制作难度大的毛料衬衫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而且十分的轻薄舒适暖和,这反映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假领子这件展品让很多观展人回忆起那个年代,同样的,展览上很多展品也给焦其济带来了很大的感触。“像展览中展示的缝纫机,也是和我们服装行业息息相关的,而且它也让我想起了结婚用品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四十八条腿’到‘三转悠一提溜’,再到现在‘三大件’,短短几十年,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能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参观到这样一场令人震撼的展览,并且还能够为展览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心情十分激动。希望这些展品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奋斗史。也祝福祖国在奋进新时代的征途上日新月异,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 王鹏淇)
新闻推荐
济南日报报业大厦拟安装人行道闸机,现公开招标,选定供货安装调试单位。一、工程名称:济南报业大厦南入口人行道闸机...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