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延军在工作中
333路是南部山区一条走盘山路的公交线。为了方便山上的村民上下山,从2015年开通了从西营交管所开往罗伽水库的333路车。山路崎岖,光超过90度的弯就有18个。333路只有一辆车、一个司机——尹延军。尹延军是一名济南公交3星级驾驶员,每天他都要在这条蜿蜒的山路上跑12回。沿途村庄,八成以上的村民都认识他,常坐他车的孩子们都清楚记得他的生日。尹延军待人热情,爱帮助人。村民为了表达感激,还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他的手里。
从西营交管所到罗伽水库这条山路,尹延军驾驶333路已经跑了4年,老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尹”。在西营交管所,记者看到尹延军正在洗抹布,准备擦车。“从6点钟开始忙活,现在刚歇脚。”提到村民送的锦旗,尹延军腼腆一笑,“我也没做啥轰轰烈烈的事儿。”
南部山区有11条扶贫公交线路,每条线路一辆车、一个司机。333路是这11条线路中的一条,也是同事们公认最难跑的一条线路。它难在道路坡度大、路窄、盲区多。“转弯的时候根本看不见对面来车,在山上错车也费劲儿。”
尹延军家住柳埠,从家到西营交管所有20公里的路程,每天4点多钟起床,上班要翻越一个山头。刚接手这条线路的时候,尹延军表示不太适应。由于车子是电动车,一到冬季充电变慢,耗电变快,一旦遇到雨雪天气,道路结冰,车轮打滑。这个时候,为了自己和乘客的安全,线路就会停运。“山上气温低,如果不及时清扫,线路半个月也开不了,我会上山帮着铲冰扫雪。”
除了主观上的困难,还有家人的不理解。“刚开始每次出车,家里人都担心我,劝我换条线路,可我是觉得,这条线路总得有人跑,路跑熟了也就不难了。”
时间一长,尹延军摸清了路况,也摸清了村民出行的规律。“一到春忙秋收,村民忙农活坐车下山的相对就少。一到赶大集的日子,我这小车都乘不下。”这4年,尹延军保证了每次出车都是安全驾驶。
村里的居民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孙女士住在上罗伽村,其孙女在西营街道上小学,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乘坐333路回家。“小尹对孩子很上心,别看孩子们表面上都怕他,但背后都说尹叔叔好。”去年除夕,尹延军没有放假,孙女士心疼他,于是在村口的站牌等着给他送饺子。尹延军在333路工作的这4年,村民带给他的感动不计其数。“去年我生日那天,孩子们放学坐我的车,下车时孩子们一起朝我喊‘尹叔叔生日快乐’。当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涌上心头的温暖。”回想起这些,尹延军的嘴角渐渐上扬。
尹延军的同事称,此前有个经常乘坐尹延军车的男孩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后产生了极端情绪,想要跳河。当时车子已经到了发车时间,但依旧不见男孩过来上车。“孩子一个人要是真出点事怎么办。他天天坐我的车,我得对他负责。”尹延军下车把男孩拽上车,亲自交到男孩父母的手里。
尹延军觉得,这些事都不值得提起,“我不仅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也是个普通人,人就应该‘真心换真心’。” (王柳)
新闻推荐
老照片老物件新变化吸引市民观展拍照转发“家国同梦70年”展成新打卡地
本报10月1日讯(记者张茜)一张张经典老照片,一件件碰撞心灵的老物件,一段段温暖的故事,将每位参观者带入“时光隧道”,...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