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出发展人力资本服务产业的构想,到上线“人才有价”评估平台、实现身价货币化兑付,再到形成产业集群、列入国家级规划方案,仅用时一年。可以说,在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发展领域,济南高新区做到了先知先觉。实际上,这只是济南高新区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案例之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早已融入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基因。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探索出很多叫响全国的创新工作“品牌”。比如,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大部制改革和流程再造。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启动49枚“2号章”,为高新区的发展松绑减负。率先提出“生态赋能”发展路径,着力构建政治、政务、创新创业、自然和社会“五大生态”,引发广泛关注。
在选人用人方面,济南高新区更是探索出一套政府、企业、市场共同发力的人才创新使用体系。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员聘任制和KPI绩效考核,这是一项刀刃向内的改革,打破编制内外身份界限,实行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全员聘任制,工作人员全部以岗定薪、以业绩定薪、以能力定薪。在企业,职称评定不再唯学历、唯论文,而是尊重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政府更认可企业认可的人才,斥资10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和激励扶持,龙头企业老总最高可拿年收入贡献45%的奖励,女性高管可享受托育专项补贴……每一条都瞄准“脑袋满满”的人才和“口袋满满”的人才。
在市场上,随着人力资本服务产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济南人有了“身价”,更有人凭借身价拿到信用贷款。未来,“身价”将助力企业在选人用人上更精准。成体系的人才机制创新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新动能。
济南高新区的这些创新做法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近几年,全国三分之二的高新区到济南高新区考察交流。“创新”已成为济南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也让这里成为一片人才干事创业的热土。(本报记者 韩霄鹏)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7日讯(记者范俐鑫)去年,首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在泉城成功举办,吸引全国媒体和业界人士的聚焦,第二届中国新媒体...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