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左)和林洁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李鹏摄)学生向林洁提问。(李鹏摄)
抑郁症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已被确定为全球第四大疾病,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上已经确诊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而每年都会有超过100万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在中国,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人数高达20多万,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天字一号心理杀手”。不幸的是,抑郁症这个病魔开始把“手”伸向了大学生群体。
9月9日,在“世界预防自杀日”来临之际,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治疗师林洁以及临床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王秀芳来到山东女子学院,与大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心贴心的交流”。
心理医生就像身边最亲密的人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想和青春昂扬的大学生们像亲密朋友一样进行交流”,一开场,林洁的话就引来大学生们一阵爽朗的笑声。她说:“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近年来,由于感知到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的压力,大学生患上抑郁症的概率越来越高,而大学生患者的自杀倾向也愈发明显。同时,作为未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大家对抑郁症的印象是什么呢?”面对林洁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林洁向学生们举了几个简单例子说明。她说,很多称不上重大事件,比如生活中、工作中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指责,或者受到轻度体罚,这些在正常人看来是简单的生活刺激并不致命,但是有些人因承受不住压力会有自杀倾向。“当有严重抑郁时,他们会出现严重的思维偏差,会把事情放大,其负性观念会使他们放大生活中负性经历,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继续生存。”
林洁告诉同学们,如果大家身边有某位亲友表现出抑郁、焦虑或者怀疑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关注。首先,就是要找到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进行求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专业的医生才能进行专业的判断。“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情况都会是抑郁症患者。”林洁认为,表现出相关情绪的人可能存在几种情况,一种是医生认为患者目前的状况无需特别处理,只需要适当放松,如放松心情、适当休假,多和朋友参加娱乐、体育活动、聚会等,多跟周围好友“吐槽”,可能就会恢复常态。另外,睡眠不规律的人应该保持充足睡眠,其状态就会有好转。但是当医生判断就诊人需要接受治疗时,患者就有可能面临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等。
该校201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杨雪就是班级的心理委员,林洁的话让她感觉受益匪浅。她告诉记者:“作为心理委员,我负责观察班级中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和他们沟通。虽然之前也曾经多次参加过培训,但林老师的讲解从细微处着手,也解开了隐藏在我心中的一些迷惑。”由于杨雪缺乏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在日常观察同学们的心理动态时,很难把握和判断,而林洁的讲解通俗易懂,加之举例说明,让杨雪豁然开朗。
大学生需要更多“心贴心”的交流
活动现场,来自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的另一位心理专家王秀芳也与同学们互动交流起来,她说:“我在山东女子学院的老师那里得知,咱们学校分为指导中心、分管书记或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宿舍心灵天使四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我认为,这是非常科学的分配管理办法。”她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自下而上,让学校充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获得第一手线索,同时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林洁说,适当地减压,放松、运动、娱乐,包括向别人倾诉,接受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比较好的预防方法。她说:“今天来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大都是心理委员、朋辈辅导员(同班同学担任辅导员的角色)以及心灵天使,所以,大家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作为一位心理工作者,一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倾诉者的角度去想问题、去解决问题,一旦跳出这个角色,就很难走入他的世界,帮助他解决问题。”
这时,林洁与王秀芳倾听起在场大学生们的心里话。学生们有的吐槽自己的苦恼,有的讲讲朋友的麻烦,有的谈谈在“心理工作”中的问题,林洁和王秀芳站在专业的角度上和同学们完成了“心贴心的交流”。
在整个活动中,2016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王隽听得极其入神,在活动最后接受采访时她说,她身边就曾经有人因某些问题而抑郁过,也多次表示自己“不想活了”。但在那时,王隽只能选择倾听,因此,她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我认为,学习心理学对人对己都是非常有用的。林老师讲课切入点与众不同,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今后她们能常来学校,和我们多多交流。”
山东女子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孟君说,该校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身安全,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以及家庭的和谐。为此,学校也尝试着进行一些相关心理学的培训。四级管理也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早被发现,老师、家长以及专业人士的介入,可以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为大学生的未来负责。她说:“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们的到来,给予学校老师很好的工作抓手,不但学生得到了进步,老师们也收获颇多。我们真心盼望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报记者李鹏通讯员陆超)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王彬)为了促进全市领导干部掌握国家在自贸试验区方面的宏观政策,高标准完成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