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邵显亭
“利奇马”跑了,受灾地区迅速恢复生产生活迫在眉睫。
省财政紧急拨款4.175亿元支援各地抗灾救灾,社会各方面的援助迅速汇集,这对于重建工作来说,是极有力量的支撑。对正在凝心聚力打造“志愿之城”的济南来说,灾后重建的志愿服务,则是归属于这个城市的鲜亮特色。
泉城义工等公益团体,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公益平台,是济南发布台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倡议书的“底气”所在。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可以大声地呼喊:志愿者们,等你!
如果说抗灾救灾是“硬碰硬”,灾后重建同样如此,不能松口气、歇一歇,仍然要用心谋划。比如,对于救援来说,各方捐献的物资来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才能既照顾好受灾群众,又做到物尽其用,让爱心得到最大程度的价值发挥?灾区缺少什么东西,哪些已经饱和?需要及时发布信息,并要保证这些信息在受灾群众和援助之间迅速“流动”。
恢复生产生活,不是打扫一下卫生、晾晒一下衣被就可以的,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梳理一下,如何开展生产自救、尽快走上正轨?如何进行防疫消毒、防止次生灾害?如何做好心理关爱,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灾害带来的阴影?灾害暴露出哪些民生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欠账,如何借机补齐短板?灾后重建的生态链条,系统性非常强,不像捐献物质那样能迅速完成,也不是一两个地方的力量所能达到,需要更好的统筹谋划,这都是汇聚各方力量的志愿服务大有作为的地方。
当然,志愿服务终归是帮手,灾后重整家园需要更强的自信心——恢复家园依靠的力量,不止于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最终改变现实的关键还是自己的双手。家园受损,自信心不可受损。灾害终究是要翻过去的一页,更多未翻开的,才是将要面对的生活,“自强者打不倒,自弃者扶不起”,这是挺直腰昂起头的“硬核”。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须时时研究的课题,无法回避。如何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通过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是各个层面要面对的“答卷”——我们不希望面对这样的“考试”,但也会越来越不惧怕这样的“考试”。
新闻推荐
铁路退休老工程师讲述“凭本”吃饭的日子 当年节衣缩食 如今天天“过年”
孙志云向记者展示自家的粮本,户主是老伴。自本报发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展品征集令,至今已过...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