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1日讯(记者卢虹)入夏以来,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报修进入高峰期,但与此同时,也有不法家电维修经营者存在无病乱修、小病大修、山寨维修、漫天要价等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为防范家电维修陷阱,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谨防“山寨服务”。注意防范山寨版家电维修。要按照家电售后服务手册、三包凭证或官方网站等载明的维修地址或电话报修。通过电话查询或者网络搜索到的家电售后维修信息,一定要向生产厂家核实清楚后再联系报修。
谨防违规经营。注意选择正规维修经营者。要事先查验该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具备相关维修资质。同时,从明码标价、服务品质等方面对维修经营者进行比较选择。
谨防偷换概念。注意“包修”与“保修”的区别。“包修”是指在三包有效期内商家免费维修,“保修”则是商家根据产品性质和价值,在超过三包期的保修期内进行维修,商家一般收取材料费和人工费。“终身保修”不是“终身包修”,消费者一定要看清楚。
谨防证据缺失。注意及时维护合法权益。要注意保留维修记录、交易凭证等服务证据,一经发现权益受损,及时向商务、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或拔打12345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8月11日讯(记者张泰来)记者从济南交警支队了解到,截至8月11日17时,济南市辖区共12处道路积水交通管制路段:...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