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长云是原济南国棉三厂团委书记、前纺车间主任。几十年前在纺织一线工作的经历,如今还历历在目。
据他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纺织工人身穿白大褂,头戴白帽,令人刮目相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时的厂长王德敏、陈敏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感染着三厂的职工,他们早上四五点进车间,晚上八九点回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拿着跟工人一样的工资,没有津贴,不搞特殊。车间就是他们的工作岗位。除厂里开会外,大部分时间在车间里,因此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有一次,厂长发现棉花供应不上,夜班可能停产,便立即召集供销科开会,供销科连夜出车,从棉花厂拉回原料,保障了纺织生产。车间就是他们工作的第一线。厂长下车间从第一道工序到走完八个工序,最少两个多小时,有时在第一线发现问题,在第一线解决问题,就要走一上午的时间。这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得到广大职工的赞许。
1976年,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车间干活的人少,在这种情况下,团委组织全厂团员青年成立了“五四先锋连”,他们除干完本职工作八小时外,下了班还要继续进车间纺纱。团委委员吴强,车间党支部书记房萤、李建伟起到了标杆作用,修纺织机的男青年没有纺织技术,就边学边干,后来他们也成了纺织能手。
全厂的团员青年撑起了半边天,目前他们已经成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当回顾过往历史时,他们自豪地说:岁月把我的青春带去,但无私奉献的精神常驻心间,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李小梦)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纺织工人纺线忙,奋斗一线度青春;
责任担当扛在肩,奉献精神传万代。
新闻推荐
徜徉文学的历史画卷中,文学大师笔下的秋天多姿多彩,或恬淡静美,或清澄透明,或萧瑟寥廓,或悲凉伤感,但都令人印象深刻。林语堂四...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