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传泉摄徐大鹏工作7年见证了三大商圈的兴起。
酒吧驻唱歌手刘亚龙通过歌声给观众带来情感的慰藉。
“江湖艺社”班主王超坚持每晚演出从未间断。
书店店员刘鹏丽在每个工作的夜晚都能看到对学习有态度的人。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赵文珂在夜间服务窗口为商户办理营业执照。
编者按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市民有了更多生活选项。6月19日,济南“夜经济27条”正式发布,给出了点亮“夜泉城”的明确路径,吹响了“夜经济大开发”号角。一个月来,各项举措接连出台,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和点赞。可以看出,发展夜经济既是民心所向,又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与此同时,也有市民群众存疑,到底啥是夜经济?发展夜经济会不会影响城市环境?济南夜经济是个啥样?
为了回应市民群众的疑惑,在“夜经济27条”出台满月之际,济南日报融媒记者兵分三路,推出探访济南夜经济系列报道,利用文字、照片、视频生成了一个光影结合的“济南夜经济样本”。首期我们将走近那些在夜色中依然忙碌的人,一睹这些济南夜经济活力与魅力的见证者。
公交夜班司机徐大鹏——
7年间见证三大商圈兴起
“阿姨又来华联买东西啦?不着急,您慢点上。”21:50,当K1路公交车在华联商厦站点停稳后,徐大鹏亲切地招呼着一位刚上车的乘客。
每天上班,徐大鹏先要检查车辆性能,然后再把空调调到24℃,为的是让在夜晚出行的乘客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车辆从位于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附近的中转站点驶出后,便开进夜色阑珊的街道。
K1路公交车从营市街经十路站点开往洪家楼,中途经停25站,其中不乏商业街区和旅游景点。今年32岁的徐大鹏2013年参加工作,7年间,每晚都要在这条线路上往返
三趟,也见证了几大商业街区的变化:“我
工作的这几年,普利中心、宽厚里、印象
城陆续开业,这条线路越来越繁华。”
一路上,不断有乘客上车,他们有的身着整齐的职业装,有的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停车间隙,徐大鹏说起了夜班的一些见闻,特别是客流量的变化让他深有感触:“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一过22:00,车上的人就非常少了,最后一班23:15的车,一趟下来也就七八个人吧,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同样是这个点,只是恒隆广场那一站就能上来一车人。”除了客流量,乘客群体也在发生变化。相比几年前单一的夜班上班族,现在的夜间乘客更为多样:“特别是商圈周边上夜班的人在增加,出来遛弯的市民、外地来泉城广场附近旅游的游客都很多,再就是一些新兴产业工作者,比如说代驾,晚上经常看见他们拎着折叠小自行车乘坐公交车去工作。”对徐大鹏来说,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夜晚的济南更热闹了。
同样是热闹,徐大鹏聊起了多年前这条线路上的“马路经济”:“以前特别是洪家楼附近,小摊贩特别多,有的车辆打开后备箱就是一个货摊,四条车道能被他们占两道。现在同样是夜晚,就规范整洁得多,你看宽厚里,各色小吃啥样的没有?但都在整齐划一的店面里,环境干净卫生了,热闹程度却只增不减。”
摇滚驻唱歌手刘亚龙——
夜晚的泉城充满青春气息
“内蒙古的风沙它长驱直入,泉水仍滋润着城市的脉络……”位于泉城广场东侧一家名叫“胡桃里”的酒吧里,歌手刘亚龙向我们哼起了这首《济南济南》。
作为驻唱歌手,28岁的刘亚龙去过很多城市,从深圳到上海,再到济南。他说,相比之下,他更喜欢济南的夜晚:“济南的夜晚内容很丰富,特别是在饮食文化上,像我们这些在夜间工作的人,下班后能找到自己喜欢吃
的东西,一天的疲惫就消掉了大半。”
酒吧的观众席上以年轻人居多,每天晚上客流量都很大,要一直营业到凌晨1点左右,顾客群体年龄跨度也比较大,从18岁的学生到50岁的中年人都喜欢这里:“也许是白天大家都忙于工作,能够看出这个场合对大家来说很难得,特别是三五好友相聚,在歌声和酒精营造的氛围里,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22:00,刘亚龙在舞台上唱着一首高亢的《我对自己开了一枪》,台下座无虚席,观众们把酒言欢,在歌声中渐渐陶醉。曲毕,不时有观众高喊一声:“太好听了!再来一首吧!”这是刘亚龙最开心的时刻,也是他在工作中收获的最大乐趣。“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能传递丰富的情感,我在台上演唱时向观众表达着我的情感,我再从他们的表情中感受到他们收到了我所传递的东西,让开心的人、不开心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心灵上的慰藉,我想这就是歌手的价值所在吧。”刘亚龙说。
曲艺艺人王超——
相声园子里藏着老济南的夜
19:20,市中区老商埠江湖艺社后台,十几位相声艺人正在对演出着装进行最后的整理。
班主王超今年40岁,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他6岁去北京学杂技,14岁去天津演出时迷上了曲艺,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曲艺大师金文声,并拜师学艺。
历史上济南曾与北京、天津一起并称曲艺“三大码头”,“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这句行话说明济南曲艺曾有着曲种丰富、名家云集的辉煌,但是后来济南曲艺文化发展却远不及北京和天津。“在很多人
的观念里,在济南听相声都是靠赠票,但
真正的相声可不是这样的。”凭着对相声
艺术的执着追求,2017年,王超回到
济南成立了这家“江湖艺社”,并坚持以卖票的形式演出,却在初期遇到了一个最现实的难题:前来听相声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没人听也要坚持,从开业至今我们没有停过一天表演,有时候一整个晚上台下只有两个听众,我们十几个演员也是该怎么演就怎么演。”王超回忆说。
在江湖艺社,演员们早上起床后除了练习基本功,还有一项必修课,那就是上网刷微博,浏览最近的社会热点,这是在为相声段子创作寻找素材。“现在传统相声在市面上就五十多部,我们要不断加一些新的内容进去,从社会热点中汲取创作灵感,加到晚上的段子里。”王超介绍,在这种新潮派的相声艺术创作下,他们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别说90后,现在00后很多都爱结伴来听相声,相声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中认为的只有中老年人爱听了。”
为了让观众能够在相声园子里找到最地道的济南味,王超在细节上也下了功夫:“我们院子里大水缸装的都是泉水,用泉水泡茶,再配上蜜食、桃酥这些特色茶点,就是为了让大家在这里找回老济南相声园子的氛围。”书店店员刘鹏丽——
用阅读传递这座城市的温度
20:30,位于融汇老商埠内的冷湖书园,一场以“朋友”为主题的英文公益演讲正在进行中,席间坐着不同年龄的学生和热爱学习的市民。
30岁的刘鹏丽在这家书店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从9:00到22:00,来这里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由于店内不强制消费,书籍都可以免费翻阅,刘鹏丽笑言,支撑这家店铺经营下去靠的是情怀。
相比于书店刚开业时,现在夜晚的客流量在增加,顾客群体也不再仅限于学生。书店门口的设计很别致,左边墙壁上印有一个欧拉定理的题目,右边墙壁上是一面密码按键,题目的答案即是开门的密码。“有时一直到书店快打烊的时候,还能看到在附近居住的小朋友们在门口研究这个密码。”刘鹏丽介绍,这份工作让她感慨现在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有一个发生在深夜的经历让她特别感动:“那天晚上店里快打烊了,进来一位快递小哥,他看上去应该是刚送完单子,还穿着黄颜色的外卖工作装,进门第一句话就问:‘姐姐,我可以在这里看书吗?’‘当然可以啊!’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他先是洗了手,然后小心翼翼地在书架上翻阅,那个场景真的让我特别难忘。”也正是在夜晚的工作环境下,让刘鹏丽从形形色色的顾客身上找到了一点一滴的感动与满足:“我们书店欢迎所有喜欢学习的人,不管他的文化层次高低、收入多少,希望这里都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处享受宁静的场所,通过阅读来传递这座城市的温度。”
在济南夜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冷湖书园也开展了多样的活动来为顾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在这里,不仅可以看书,还能够不定期参加公益讲座、读书分享会、科学实验课等。刘鹏丽自豪地说,在这里工作的每个夜晚,她都能够看到对学习有态度、对生活有追求的人。
夜间窗口工作人员赵文珂——
服务不打烊 助力创业梦
20:30,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外已是夜色朦胧,在二楼的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业务大厅内,明亮的灯光让人顿觉暖心。33岁的赵文珂正在电脑前查看商户提交的材料,在两个多小时之前,她刚刚吃过一顿简单的外卖晚餐。
“同志您好,我们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都丢失了,我该怎么补办啊?”夜间业务办理窗口前,企业工作人员王泽熙正在焦急地询问,赵文珂回答:“您好,这个需要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公示执照丢失的声明,您先看一下这个申请表,这里需要法定代表人签字盖公章,然后经办人贴身份证复印件并签字。”
商户李方荣感慨这里的业务办理效率:“我们峪悦里商圈年轻人比较多,所以这一带的餐饮店铺新兴产业也多,现在政府支持发展夜经济,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也想借着好政策,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环境好了,咱们也得经营出点特色来。”他说,自己以前从没有想到,晚上也能够办理营业执照,而且只用了短短的20分钟。
赵文珂向记者介绍,高新区繁华商圈比较多,像万达、美莲、雨滴广场等商业中心,再加上齐鲁软件园,这些区域商户很密集,业务办理需求量比较大,为了在发展夜经济的大环境中给商户们提供便利,“夜间业务窗口”在半月前开通,办理的业务主要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开办登记等,服务时间是从18:00到22:00,每晚有两名工作人员值班。“虽然规定服务时间是到晚上十点,但是如果客户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延迟下班时间。”赵文珂说,从去年起,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就利用“商事登记自助服务设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自助服务“24小时不打烊”。今年4月份又全面启动了“周末无休”商事登记,再加上这次推出的“夜间服务”,真正实现了“24×365”的服务机制。采访间隙,一位商户就通过24小时自助服务设备领取了营业执照。
搭上夜班公交,去酒吧听首喜欢的歌,抑或去书店静静读一本书?感受更多夜生活请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素芬通讯员王金峰)近日,天桥区药山街道大鲁社区“争做新时代五好少年”暑期红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