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丽
近年来,山东省把“双招双引”工作列为对16市的专项考核,严格奖惩,力度前所未有。今年5月,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上,济南在全省2018年度“双招双引”工作考核中荣获一等奖,这与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密切相关。
经济开发区(园区)作为“双招双引”的主阵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双招双引”的成效。笔者通过近期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班”,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调研和思考,分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对提升开发区“双招双引”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双招双引”面临的问题
目前通过从相关部门了解,济南市共有10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不含济南高新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其中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8年度,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14%,税收收入占全市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市11%,实际利用外资占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开发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招双引”工作中尚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因素:
顶层设计不够。开发区在产业布局上不尽合理。更多的是强调对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的招引,而对原来本土成长的一些名牌企业、有潜力的老牌企业缺乏进一步培育壮大的引导和规划,“引来女婿不管儿子”,丢失了家门口的优势和产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老牌本土企业将其高端生产基地搬迁到了南方,令人惋惜。另外,存在同质化竞争,有的开发区为了争招商项目拼政策,恶性竞争,影响了市场环境。事实上,如果不顾具体条件,忽视长远利益,不仅无法实现招商战略目标,还会遭受招商风险,使一些“候鸟”投资商流失。
政策落地难。目前为了加大工作力度,各市相继出台很多政策文件,但政策具体执行却差强人意:一是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只有粗线条文件内容,没有具体执行层面的细节条款,实务操作可遵循的路径方式方法流程模糊。二是政策宣传力度与权威解读不到位,企业对政策知晓度不高;同一类型政策(如人才政策)内容有相近或叠加,易产生混淆,相关职能部门跟进解读不到位,影响了“双招双引”的成效。
营商环境不浓厚。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相比,招商重商的氛围不浓厚不强烈,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一些对接的项目中,企业家或者科研团队除看重优惠政策、激励措施和基础设施生活配套之外,更看重当地的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政府的诚信精神和规则意识。政府的服务意识对引进和留住企业往往起到重要作用,润物无声的关心、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都会成为招商的有力“软兵器”。
智力成果转化存在瓶颈。这里主要是对人才扶持缺乏“舍得”观念和机制。一方面:人才流失。济南拥有高校52所,在校大学生80万人,每年留济的只有不到20%,留济创业及成功的数据则更少。分析了一下原因:就业困难,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活成本高,获得感不强。另一方面:产学研融合不灵活。目前全市虽然成立了多个由政府、开发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的科技研发机构,但是真正运作成功却不多。
专业招商程度化低。招商是专业性强、要求严谨的经济活动,无论新项目,还是合作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需要科学的论证和反复的沟通协调与谈判。目前我们都是以政府招商为主,专业招商人才少,有招商经验、懂经济懂运营、善磋商谈判、懂法律法规、晓外语商务礼仪的多面手人才少,市场化、专业化招引机制尚未形成,严重影响到精准招商效果。
处理好六大关系
在全省、全市这场新旧动能转换的“双招双引”比拼中,各开发区该如何突围,笔者认为要从处理好六大关系入手:
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喜新不厌旧。“新”是指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而这里的“旧”,并非是指落后的业态或技术,而是指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土生土长、本土化的一些产业,其中也不乏优秀或曾经优秀的企业。比如,济南制造业基础雄厚,曾涌现过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如浪潮、重汽、济钢、二机床、轻骑、九阳、小鸭等。我们在积极引进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新企业、新动能、新项目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和培育,满足其扩大规模的需求,支持其技术更新换代,围绕其需求进行招商,完善产业链,让我们本地的品牌更辉煌、更持久地参与到经济发展中。
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兼顾短期和长远利益。目前从省到市加大了对开发区的改革和考核力度,特别是从去年“双招双引”考核的指标来看,更加侧重投资强度、税收、聚集度考核,各开发区竞相竞争,特别是在招大商、引大资方面各显神通,把很多精力用在引进投资强度大、税收短期见效快的项目上,但是在对一些高精尖、前沿科技项目和人才的引进上,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对慢、周期长,真正的引进热情不高。建议下一步对开发区的“双招双引”考核上,可以加入对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指标体系,兼顾对产业的长远布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抓大不放小。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牵引力强、匹配度高的大项目对拉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确实有不少城市依靠大项目带动成功走出了发展新路。但是,大项目绝非“万金油”,一旦有风吹草动,受影响也很大;所以,要注重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成长力的科技型、创新型、富民型中小企业。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招外也留内。济南市这几年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及各项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引进新项目、新人才的同时,“招才也要留才”。一是建立本地人才库。要靠政策、靠环境、靠创业来留住人才。二是对重点高精尖产学研院所、特色产业园进行针对性重点扶持。比如槐荫经济开发区牵头提出建立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聚集区的设想,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批示和支持,大大加快了半导体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步伐。
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求量更要重质。一方面应处理好开发区“数量多”但要“质量精”的问题。开发区要发展,但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健身瘦身”,保“优”去“劣”。另一方面,应处理好政策“量多”与“精准”的关系。“双招双引”,最终的目的是让优秀的企业和优质的人才落地,落地的载体就是政策。一是省市应成立专门政策宣讲团,集中办公,通过整合各种政策资源,集中力量对下面进行统一培训和宣传。二是探索先扶持机制。事前扶持是我们在对接项目中遇到的普遍难点,建议成立专业的“项目评估小组”,对其前景与风险做出科学评估后,对潜力大的项目进行前期扶持,先行先试;三是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专班。比如一个好的重点项目,要从全程服务的角度做到:有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抓到底。
处理好体制“主”与“辅”的关系,主辅相结合。作为政府,在“双招双引”工作中,要逐步转变职能,从前台退到幕后。一是专业招商。充分利用专业招商机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开发区将主要精力用于改善投资环境,做好顶层设计。二是社会招商。比如济南槐荫区的“招商大使”聘任活动,对于他们引进的好项目,直接给予奖励,非常值得借鉴。政府、开发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协会和企业精英,组建“社会招商队伍”,“以商招商”,出台专门政策,明确聘任机制和奖励机制。同时,政府加强招商组织领导力度,组成专门招商评估小组,对招商效益预期、风险评估、落地环节、后期运营等加强跟进。另外,要加强法治化建设,在企业注册、注销、工商手续、破产重组和企业家权益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更加明确与优化,确保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新闻推荐
7月12日开始,全国各地都将入伏,进入到“酷暑”模式。与此同时,更多人也正选择“出逃”,寻找避暑目的地。近日,记者从多家在线...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