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宜川路的这家超市内,垃圾桶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热销。随着上海推行垃圾分类,跟垃圾分类相关的产业也意外走红。开展代收业务的回收、爱收集小区纸箱的老人、外卖平台送餐员、喜欢喝奶茶的上班族、分类垃圾桶网店客服、卖可降解宠物粮的店员,他们的生活、工作习惯也因垃圾分类正在悄然改变。文/图记者张舒发自上海
“代扔垃圾”成网红但不是想干就能干
最近,庙行镇两网融合中转站的垃圾回收网约工李明哲火了。随着上海垃圾分类的正式实施,与支付宝平台合作垃圾分类回收项目的他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上门回收废品订单20多笔,因为收入的增加,被网友们称为“工资万元回收员”。
李明哲的走红让不少垃圾回收员看到商机。位于普陀区永兴路中海万锦城的老宋,也是一名垃圾分类回收员,平时,他就负责维护这个社区垃圾分类点的日常运营。因为周边大多是新建小区和写字楼,又紧邻上海火车站,人口密度大,垃圾量也多,老宋寻思着自己有三轮车,又熟悉垃圾分类业务,就想把片区周围的垃圾回收业务都包揽过来。
可实际去和附近几个小区、写字楼的物业人员接触时,他发现,这个工作没想象中这么简单。“新规执行比较严格,为了避免被处罚,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垃圾站,如果不是事先与街道办或社区达成合作意向,根本不让外来收运车辆进去。”“另外,就是‘抢生意’的人太多。”老宋口中“抢生意”的人,主要指的是小区居民。“现在大部分小区都在推广投递垃圾换积分的奖励,以前很多扔纸箱的年轻人都知道攒着兑换奖品了。”
住在中海万锦城小区的居民赵阿姨对此也深有感触。六年前从单位退休后,闲不住的她发现小区里不少年轻人爱将快递纸盒、家电纸箱放在门口或扔到楼下垃圾桶,于是她每天都在各个楼层和小区垃圾桶收集废纸箱,卖了赚个零花钱。“好多小姑娘给我说,知道我经常收,就把快递拆开后盒子堆在门口留给我。”
这两天,看到网上有人晒小区垃圾代扔业务,赵阿姨也心动了。“小区里垃圾称重可以换积分,奖品不是进口洗涤用品就是高档毛巾,帮年轻人代扔垃圾既能赚钱还能兑奖,一举两得。”没想到,赵阿姨发现,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年轻人一看奖品很实用都喜欢的不得了,箱子也不给我留了。”不仅如此,小区里还安装了一台智能交投回收驿站,回收废旧手机、衣物和报纸,居民通过投递被丢弃的物品就能换取驿站里放着的各种饮料和零食。“一下子就把年轻人和小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赵阿姨说,虽然她“失业”了,但是看到小区环境因此变得干净整洁,自己反而更高兴了。
订外卖需要单点餐筷喝奶茶“慎用”吸管
在垃圾分类新规中,有一项和大部分没空做饭又喜欢点外卖的上班族息息相关,就是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筷子、调羹、叉子、刀;违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于这一举措,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团、饿了么等一次性餐具“大户”的外卖平台。
7月4日中午11点半,记者分别点开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三款软件,搜索了住所附近销量最高的前50家餐饮和甜品店。在用户评价一栏中,几乎每家都多次出现“送来没有餐具”或“没筷子怎么吃”这类留言。通过浏览日期发现,这类评价在7月1日之后较之前数量出现急剧上涨,而且多为针对商家、送餐员的差评和投诉。
随后记者通过使用美团外卖平台点餐时发现,对比济南,上海用户在下单必须对“餐具数量”一项进行勾选,继而在点选餐具套数。这个选项下方还有“应上海新条例要求:商家不得主动向您提供一次性餐具,请按需选择数量”的提示语字样。如果不勾选“餐具数量”选项,根本无法下单订餐。记者点选了其中的“无需餐具(能量+10)”一项,系统提示可以获取虚拟能量,并兑换公益金捐赠到环保项目中。
在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外卖配送的一次性餐具都是免费提供的。不过,在上海,不少外卖平台的商家已经开始针对一次性餐具进行收费。在一家销售葱油面和馄饨的餐饮网店中,一次性筷子和汤勺分别标价为0.1元。通过外卖平台上用户的留言记者发现,即使勾选了餐具数量一项,外卖送来时发现缺少筷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在送餐高峰期尤其明显。
除了关于一次性餐具外卖配送的争议,网络热传“一杯喝剩的奶茶属于四种分类垃圾”的段子,却是很多上海人被垃圾分类“逼疯”的真实经历:“第一步先将剩余奶茶倒入下水口;第二步将‘珍珠’、水果肉等残渣丢入湿垃圾;第三步把杯子、吸管丢入干垃圾;第四步,如果是带盖的杯子,塑料盖可以归到可回收垃圾。”美团外卖送餐员小董给记者出示了一张他收到的奶茶订单,为了避开这种“高难度题型”,用户在上面特别备注:“不要吸管不要勺子,建议你们发明防漏杯,薄膜太难垃圾分类啦!”
分类垃圾桶销售遭遇线上线下两重天
“沪上桶贵”,是伴随上海垃圾分类措施引发的另一个热门话题。
普陀区宜川路有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上海正式推行垃圾分类的前一周,超市的采购人员特意确认了一下店里垃圾桶的库存,并把样品放在货架最醒目的位置,“超市周边十几个小区,买的人太多了容易断货。”然而,想象中的脱销场景并没有发生,在新规实施的第四天,超市里一个垃圾桶也没有卖出去。
“谁会在房间里摆一排垃圾桶,占地方不说还影响美观。”住在超市旁宜洛馨苑小区的张阿姨一语道破原因,“干湿分类充分利用客厅和厨房的垃圾桶就好了。”与母亲的想法不同,张阿姨的女儿小崔在浦东新区一家外企上班,她建议母亲将家里换成有干湿分类功能的家用垃圾桶。上个周末,母女俩一起前往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进口生活用品店去采购垃圾桶,一看到标价,张阿姨立刻反悔了:“一个大号的家用垃圾桶要600多元,体积最小的也要300多元,太贵了!”这个价格让月收入过万的小崔也难以接受,“几百块钱买一个垃圾桶,太夸张了。”
没想到,7月1日小崔去公司上班,却发现老板Tom的办公室里摆了个一模一样的。“我们一交流得知,他就是从我和妈妈逛的那家店买的。”这家商店的导购告诉记者,现在市面销售的家用分类垃圾桶,品牌多是国外进口,所以价格偏高。虽然上海正在实行垃圾分类,但并没有带来销量,“大部分顾客一问价格就望而却步了,偶尔有买的也是外国人居多。”
与实体店的生意萧条不同,在网络平台,就连以往9块9可以包邮的垃圾桶,现在也一下“身价倍增”。能够实现干湿分类的垃圾桶,卖到188元/个的天价,仍然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售价接近1600元/个的垃圾粉碎机,因为可以将难以干湿分离的厨余垃圾直接粉碎,直排进下水道,竟能在网购平台上卖断货。一家分类垃圾桶网店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整个6月份仅她自己就处理了9000多次咨询,工作量比平时翻了两翻。最终,她当月的成交量达到4000多个。
与实体店里的分类垃圾桶遇冷不同,在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开宠物店并兼卖可降解宠物粮的齐静最近生意却很好。“这种可降解的宠物粮主要从日本进口,遇水就会化为粉末,宠物吃剩后可直接通过水池或马桶冲走。因为价格比普通的宠物粮贵,所以以前买的人不多。”她告诉记者,“最近这三四天,店里的50多袋存货一下子全卖光了,还有不少客户来预定。”
新闻推荐
夏天到来,一些街头不文明上演。其中,赤膊光膀等不文明行为,既影响市民观感,也影响城市形象。图为济南街头一男子光膀...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