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明
一条担杖立在阳台的角落,寂寞无声,它本来蛰伏于老屋檐下,因拆迁辗转而来。它原本光滑细腻的身体,因为长期无人眷顾,没有了手的抚摸与肩膀的亲吻,翘起粗糙毛刺,刻上风雨浸染的痕迹。铁质的担杖钩早已锈蚀,轻轻一摇,铁屑纷纷落下。如烟的往事、远去的岁月飘然而来。
它到底有多大?我也无法说清楚,只记得从我记事起就有它。我曾拽着父亲的衣角,行走在去护城河挑水的路上,笑声伴着桃花盛开,翠绿的柳树种进幼小的心底;也曾跟着姐姐哥哥挑水,认识了黑虎泉、白石泉等。母亲挑水多数会去舜井,虽然稍微远点,但是舜井就在路边,不用来回上下河崖。
上世纪50年代,老城区的自来水尚未普及,老百姓喝的用的,都是泉水或者护城河里的水。大概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自来水管铺设到街道,一条街或是几条街共用一个自来水管。我家离着自来水管有200多米,十多岁时我开始挑水,一条担杖,挑起两只厚实铁水筲就不轻快了,再盛满水,那叫一个沉,担杖压得肩膀生疼,挑起水来一步三晃,停停歇歇几回才能把水挑回家。
当时最怕的事情,就是自来水管上的水龙头坏了,这就意味着,我要去更远的地方挑水,还要看人家的脸色,给人家说好话。因为水管是供本街的住家户使用,而水费是按住户家庭人口数来均摊,跑到人家街道上挑水,明摆着是占人家的便宜,自然不受欢迎。记得靠近公用水管的墙上,贴有一条宣传标语:“充分利用井水河水 节约每一滴自来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开始用自来水洗衣服、洗菜、涮拖把,为此居委会给水管上了锁,安排专人值班,实行提前收费,定时定点开放。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自来水建设有了大规模的发展,供水管线不仅延伸到背街小巷,还直接走入居民的院子里,大步迈进厨房。担杖从此退休赋闲,被高高地挂在屋檐下。担杖这一歇就是近40年。
从那时起,我便再也不用顶烈日冒寒风地挑水了,厨房里用自来水刷锅洗碗更洁净卫生,随时即可洗衣洗菜。每家每户装上了分水表,每月按用水量交费,避免了邻里纠纷。有了便利的自来水,大家告别了大盆小桶,家家有了简易的浴室,炎热的夏季可以随心所“浴”,给难耐的酷暑平添一缕清凉。
小小的担杖,记录了我生活的点滴,见证了城市发展进步。济南虽然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了自来水公司,但是,那时的自来水与广大的平民百姓无缘。普通百姓吃用的是泉水、河水、井水。新中国的诞生,才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来水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从街道到每家每户,洁净安全的自来水滋润着寻常百姓的日子,让百姓放下了肩头上的担杖,结束了挑水的历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防强科技新,经济积累雄厚,城市更新驶上快车道,棚户区将退出人们的视线。我不仅放下挑水担杖近40年,还要住上水、电、气、暖、网齐全,又有电梯上下的新楼。抚摸着担杖,望着即将消失的老屋,心里憧憬着未来。
小担杖,你放心,你是历史的见证,我不会丢下你,我要带你上新楼,“挑”起泉城美丽风景,陪着我和我的祖国笑迎朝阳,走在彩云深处。
新闻推荐
受委托,佳联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定于2019年6月28日上午10:00在点拍网平台(http://www.dpauc.com)公开拍卖神钢SL6000履带式起...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