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口路与济齐路交叉口东南角违建拆除后新建的口袋公园。
无影山街道翡翠郡东门外二十四孝文化长廊。
桑梓店街道西秦村大棚房整治,现已拆除内部非农用设施恢复农业种植功能。
药山街道建邦黄河大桥下黄河滩区违建拆除后绿化现状。
“打硬仗”、“啃骨头”一直是天桥区“拆违拆临”工作的关键词。
2017年1月8日,济南市列出全市“拆违拆临”行动第一期拆除任务计划,作为全市拆违拆临第一批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任务最重的区域,济广高速北绕城(二环北路)高架桥下50余处、200多个单体、面积12.3万平米的违建,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提前一周完成拆除,打响了济南市“拆违拆临”攻坚战的第一枪,极大震慑了违法违章建设当事人,为营造全市全面推进“拆违拆临”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截止到目前,天桥区共拆违6112处、804.31万平方米。在全力推进“拆违拆临”工作中,不仅创造了“天桥速度”,拆出了发展空间,交出了靓丽答卷,更让辖区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天桥温度”,让市民群众拥有了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拼速度啃下“硬骨头” 一拆一建暖民心
从不愿拆,到主动拆,违建业主的心理变化是全区拆违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的结果。天桥区在坚持依法拆违的同时,特别重视和谐拆违,在全区推广运用北村街道办事处总结的“讲政策、讲效率、讲温情”的“三讲”工作方法:讲政策,即坚持“严”字当头,深入宣传解释,打消商户“观望”心态;讲效率,即坚持“快”字为先,确定“自行搬离-集中拆除-巩固提升”的三步走工作流程,明确时间节点、任务目标,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拆除任务;讲温情,即坚持“稳”字为本,通过提早公示拆除时间表为商户留足自行搬离所需时间,最大限度帮助降低搬迁经济损失,以争取商户支持和配合、实现和谐拆除。让辖区居民业户切实感受到了“天桥温度”,让市民群众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位于天桥区无影山东路和西工商河西路十字路口北侧的烧烤一条街,原有经营业户达26家,是天桥区有名的烧烤街,甚至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生意红火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卫生、噪音扰民、油烟扰民和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里也成了群众投诉的热点和焦点所在。两年前开始,无影山街道办事处将其列入“拆违拆临”台账。办事处、执法中队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走访业户,耐心细致地做商户的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最后终于组织力量彻底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达2400余平方米。
拆除后的空地如何利用?拆除后的环境如何进行提升,成了无影山街道办事处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处位于西工商河西路与翡翠郡相邻之地,北边是师范小区,几经走访,征求大多数居民意见,最终决定将拆出的空地建成绿色景观文化公园。建好的西工商河路设有“中华传统二十四孝”宣传文化长廊,种植了行道树、设置了凉棚供居民避暑纳凉,公园长度300米、占地2000余平方米。现绿化工作已全部完成,一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观文化长廊呈现在市民眼前。以前的烟雾缭绕没有了、脏乱差消失了、喧闹的环境变得安静有序了,这里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清水碧绿鸟鸣新,蓝天白云映红心,大家都说,政府真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一拆一建暖民心!
口袋公园的建设也是天桥区拆违后的一大亮点。“着眼文化、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服务民生”,堤口路街道办事处以“拆违拆临”为突破口,以“惠民利民”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将拆违拆临、建绿透绿的成果惠及民众,通过打造贴合百姓需求、展现辖区文化的口袋公园,不断宣传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的意义,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了解、支持,真正做到了民生工程“为民生、顺民意、得民心”,提升了辖区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幸福指数。
有温度按下“民生”键 拆出生活新空间
拆除不是最终目的,如何拆后利用、惠民、利民,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才是“拆违拆临”的工作核心。天桥区深化拆后管理利用,对拆出来的空地优先绿化,改善环境面貌。同时,通过建设小景观、小公园、小健身场等公益设施,突出整治的公益性。比如,黄屯二区拆违拆临后,铺设了路面1万余平方米、粉刷了墙体3.4万平方米、增种了绿植。街道对黄屯二区路段上的“住改商”进行改造,实施“封门堵窗”,还空间于民。封门堵窗35户,新建文化墙8千余平方米。其次,对黄屯二区老旧小区改造,安装集中供暖,使百姓度过了温暖的寒冬,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与好评。
拆违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零散空间建设停车位,深度发掘老旧小区空间利用潜力。在工人新村南南村西区16号楼下,有一处废弃车棚,利用率较低,且已经无法正常放置非机动车辆,南村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即刻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察看,找居民实地了解情况。由于车棚是公共设施,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随后召集楼上居民代表在居委会居民议事厅召开民主协商会议,就是否对楼下车棚进行拆除、拆除后如何规划进行集体协商。经过与会代表表决,达成一致意见,对西区16号楼楼下自行车棚进行拆除,并根据居民现在的停车需求,将其改造为停车位。
南村街道办事处拆建并举、将拆违腾退出来的空地“还地于民”,同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会议,问需于民,按居民需求定制,统筹规划实施。通过这样一个小小、鲜活的基层民主协商案例,让拆违拆临变身为民服务的又一推手,可以推广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中的经验,为建设和谐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天桥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结合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把拆违工作大面积渗透到老旧小区内,逐步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脏、乱、差”的突出“特点”。做到拆一处,见一处绿色;见一处绿色,必有民生工程,规划停车位、居民休闲凉亭。
违建不能一拆了之,拆违后的垃圾清运、绿化、美化等工作更为繁重。天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拆违拆临”工作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工作原则,采取“拆、清、绿、建”四步走的工作方法,违建拆除后立即调配渣土车清运建筑垃圾,保证建筑垃圾当天清运,清运同时启动雾炮车等降尘设备,防止掀起扬尘;违建拆除的同时,建绿透绿紧跟上,拆除前便制定出建绿方案,拆除后立即种植绿植;拆违现场执法人员维持周边秩序,并及时安顿周围老百姓的生活,拆后帮忙恢复外墙、阳台,帮助困难业户寻求谋生的场所;同时,对拆违现场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周边管线铺设、雨污分离、杆线落地设施齐全。如今,高架桥下3万平方米的生态长廊已现雏形,树茂花艳,草青石秀,街角小花园玲珑精致,放眼望去一片苍翠。
展广度
向大棚房“开刀” 严守耕地红线
为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整治农地非农化乱象,2018年9月以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专项行动协调推进小组,在全国组织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根据自然资源部此前在京津冀三地的初步排查结果,“大棚房”占用的土地70%是耕地,其中也有永久基本农田。自然资源部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如果不及时制止“大棚房”现象,将对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造成重大冲击,背离国家农业扶持政策的初衷,有些还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
为严厉打击“大棚房”和违法违规使用设施农用地行为,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办事处坚持零容忍、零补偿,下大力、出重拳,坚持立知立行、即知即改,充分发挥“桑梓”精神,全面向“大棚房”拆除和设施农用地整治工作宣战,连续开展三次大棚房和设施农用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街道城管科出动挖掘机18台60余台次、运输车辆300余车次、组织人员1000余人次,拆除“大棚房”约23000平方米,整改8处设施农用地,拆除费用累计约90余万元,提前实现“清零”。
在大棚房拆除过程中,桑梓店街道充分宣传,平安拆除。做好“疏”“堵”结合,主动为群众争取乡村振兴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已恢复集体用地谋出路,从源头上消除关键节点时期信访稳定隐患,确保实现“平安拆除”。
下一步,桑梓店街道办事处将以大棚房和设施农用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回头看”力度,对于可能出现的“回潮”现象,及时进行制止并立即向上级职能部门进行汇报,坚决刹住违规用地的违法行为,夯实设施农用地清理整治工作成效。
保护母亲河 立起生态屏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竞争力。作为绿色屏障的“生态之门”,黄河与济南息息相关,黄河在为泉城兴利除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黄河大坝周边的违章建筑却不少,多是附近村居居民私自建成使用的,不仅占用了耕地,也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环境。4月4日,“轰隆隆隆……”随着一声声巨响,药山街道黄河大坝周边多处违法违章建筑被集中拆除,又一枚“硬钉子”被拔起。拆违是一场维护公平正义的行动,但在操作中必须坚持依法拆违、科学拆违、文明拆违。2017年以来,药山街道办事处始终把拆违拆临作为长期性、常态化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拆违拆临任务130.487万平方米。
拆违拆临难不在拆,而在如何做到拆违不拆心、拆出居民幸福感。天桥区药山街道始终坚持“和谐拆违”,将民心作为拆违拆临工作的“指南针”和“温度计”,以诚心换民心,让居民从“要我拆”转变成“我要拆”。为加快推进工作,积极凝聚民心,拆违人员多次实地察看黄河大坝周边现场,主动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并对照任务台账和时间节点同居民和有关部门细致研讨工作方案,逐门逐户宣传动员、发放政策明白纸,坚持“把形势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政策讲透彻”,架起沟通桥梁。通过反复对有关社区及违建当事人进行深入、耐心的思想教育,拆违拆临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到一周的时间,所有居民均搬离完毕。
下一步,天桥区将结合保护母亲河行动,对周边拆除区域进行美化和绿化,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实现“河畅、岸绿、景美”黄河环境,打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卫战”。在拆临拆违工作中,将紧紧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鼓足干劲,全面深化提升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实现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户外广告“零增长”,继续保持“天桥速度”,充分体现“天桥温度”,全面践行“讲原则、敢担当、守纪律、有温度”的执法理念,真正实现惠民、利民,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本报记者 王宝泓 通讯员 张敏图/本报记者 崔 健
新闻推荐
赴京对接,一次性签约三十九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 济南打造央企北方总部基地
□记者晁明春报道本报北京5月23日电今天下午,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选择济南共赢未来”济南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