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货车并没有客运运营资质,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网红“济南府”吸引了大量游客,让出租车、网约车市场变得炙手可热。车不好叫,不少乘客剑走偏锋,“货拉拉”变身网约车拉起了客。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因速度快价格也算合理,网约货运车拉客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日常拉货同时捎着货主一起走也很普遍,由于货拉拉并没有客运运营资质,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文/图记者白鑫燚孙姮
市民打“货车”出行“
原来搬家的时候曾用过货拉拉,而且网上有很多把货拉拉当网约车用的例子,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约了。”家住高新区舜华路附近的齐先生告诉记者,5月2日傍晚,他从黑西路舜井修完手机,准备去高新万达跟朋友吃饭。然而当时正值五一小长假的用车高峰期,又临近泉城商区,打车的人非常多。“叫车平台显示前面有几十人在排队约车,需要等一个多小时。”
“我想面包车也能坐人。”齐先生表示,他便从货拉拉平台约了一辆鲁A牌照的小型面包车,并备注有1人跟车。而司机师傅在抵达后才知道齐先生是运人而不是运货,虽显得有些无奈,但也没多说什么。“他当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让我上了车,叮嘱我遇到检查的话就说是朋友。”
据齐先生回忆,货拉拉的起步价为28元,而自己当时自货拉拉平台付了不到六十元,算下来差不多是出租车、快车的两倍。“但是,网约车、出租车加个红包的价格也差不了很多。而且是用车高峰期,加钱都未必能打得上车。”齐先生最终赶在约定时间内顺利抵达目的地,但据他自己叙述,事后也有些担心,并表示今后非万不得已不会再选择这种方式出行。
人随货出行是常态
记者了解到,货拉拉就和打车软件一样,顾客在上面下单,注册的车主可以抢单,业务方向为同城即时整车货运,与同城的搬家公司、物流公司相比,在价格上又更为优惠,而且使用便捷、运输速度又快,因此深受市民欢迎。
“上班的时候用过,因为出租车、网约车少,公交车又太慢。”家住历城区花园东路附近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把货拉拉一类的拉货APP当网约车用,是他从微博上学来的,也引发了其他朋友的纷纷效仿。虽然面包车的条件比较差,坐着也不太舒适,但总比没有车不知等到何时要强。
更有市民告诉记者,货拉拉载客也并非用车高峰期才有,拉货的同时把货主一起拉到目的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司机还在车上准备了棉垫子。“下单的时候可以备注有几个人跟车,但是面包车副驾驶只能坐一个人,如果车上本身就有跟车的搬运师傅,那货主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跟车师傅和货物则一起挤在后面。”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她有次从同事家拉婴儿车回自己家,便跟着叫的货车一起走的,中途经十路有交警在执勤,为躲避交警查车,司机师傅还让跟车的搭档低下身子趴在后车厢内。
有司机不知是违规
其实,早在去年夏天,一张北京网友发布的朋友圈截图在网上热传,称早上起来暴雨将至,打车平台叫不上车,直接打了一辆“货拉拉”上班。货拉拉随即回应称,已发现该情况的严重性,坚决发文制止此次事件。
然而一年过去了,该平台仍有部分司机在利用从事货运的便利拉客。对此,记者使用货拉拉APP尝试预约了一辆“小面包车”,并告知司机只想当“网约车”用,该司机表示:“没问题,正常付款即可。”随后,记者以乘客名义进一步与司机攀谈,据司机介绍说、,不拉货只载客的情况并非第一次遇到,平台虽能监控他们的行程,但暂时没办法监控是拉货还是载客。并且,载客的话不用装货、卸货,他们省了很多麻烦。
针对日常拉货又拉人,司机则表示这是常态,拉了货,货主想跟着车走实属普遍。“除非车主单独开着车,否则都会要求跟着货车走,不然还得再打车,多浪费钱啊。”当记者提出,拉货不能拉人时,司机甚至表现出了惊讶口气,“平台上是允许的,叫车的时候都可以选择跟车,怎么还不能拉上货主呢?”
货拉拉平台:不赞成单独拉人将加大排查力度
对于货拉拉变身网约车,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如何看待此事呢?货拉拉平台回复,司机加入平台时,与平台签订的协议明确规定,要求司机不得提供非货运订单服务。如果查实货拉拉平台司机在私下接客运订单,将给予司机一定的惩罚措施。在监管方面,平台一方面加大人手进行人工排查,另一方面平台已上线货物验视拍照功能,通过技术手段打击司机接客运订单,而且平台有关键词审核过滤,比如关键词“只拉人”,“只有人”“没有货”“无物品”等关键词将被过滤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纯载人订单。
对于人跟着货走,平台的回应是,运输以货运为目的,但在传统物流行业跟车(押车)是常规行为,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保险公司:若已告知免责条款则出事不赔不背锅
明明是用来拉货的货运车,却用来从事营运工作,那么一旦发生事故,根据货拉拉平台的回应,保险公司会承担这个责任吗?记者为此咨询了几家大型保险公司车险营销人员,据保险销售人员分析,“货拉拉”从事旅客运输不合法,一旦出现交通事故,造成车上人员伤害,保险公司未尽免责条款说明义务,车上人员险按比例分摊。若保险公司履行了免责条款说明义务,保险公司不承担商业保险赔偿责任。
随后记者就此事咨询济南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平台约车,约定的是货物,最后却拉了人,那这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属于非法运营。后一种情况,拉了货,却在拉货同时又拉了人,那属于混合运营,运货又运人,那肯定也是违规的。交警部门对此也是零容忍态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运输模式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此外,主管部门提醒,货车司机审核也不像客运司机审核那么严格,如果人跟着货车出行,人身安全将得不到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8日,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济南召开,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段连才出席并讲话。段连才副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