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签约现场。(资料照片)
沿着济齐路一直往西,入眼处是吴家堡街道多个村落拆迁后留下的一片残垣。每当看到这里,吴家堡街道重点项目办主任王传胜总会不禁畅想吴家堡的未来与村民即将迎来的新生活,与此同时,他也会回忆起2018年4月25日那个特殊的日子:当天深夜23:40东赵村清零,凌晨0:30石佛屯清零,凌晨1:30肖屯清零,凌晨2:30西堡村清零,随着该村最后一户村民签约,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项目吴家堡片区三期10个整村共3542户,分3个阶段共29天实现全部清零。槐荫区医学中心建设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一片欢腾,指挥部、街道办事处、工作组、村“两委”成员和部分村民,大家忘却疲惫,不约而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珍贵的场景。
石佛屯村亮到了深夜的灯光记录着拆迁工作启动以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指挥部为之奋斗过的日日夜夜。济南西部新城,一块方圆约4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济南人正在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一个梦想:建设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作为医疗康养名城建设的主战场,济南市槐荫区在先期已完成6个村拆迁的基础上,用了“4个10天”(征收任务分成四组,分批同步推进,各组10天内完成),完成19个村9700余户拆迁,创造了“槐荫速度”。同时,整个拆迁过程无一强拆,无一因拆迁引发信访和群体事件。这份出色成绩单,离不开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指挥部每一位成员的担当作为与任劳任怨的付出。
“征收拆迁之前,区指挥部组织精干力量专门研究片区拆迁安置补偿办法,前后有记录的就有26稿的修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策制定“严”,执行也“严”。政策的“活”,则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群众既可以选择按人口安置,也可以选择按宅基地面积确定安置面积;既可以选择房屋安置,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
由于对拆迁补偿有争议,石佛屯村村委会主任纪花的二叔说什么也不同意签约。“家里人的工作都做不下来,怎么去做其他村民的工作?”每次上门后被骂出来,纪花都会大哭一场。但她坚持耐心讲解政策,从亲情上做工作,最终二叔拿出“小红本”跟着纪花去完成了签约。该村最后一户村民因为家庭矛盾迟迟不能签约,纪花与王传胜多次登门调解,随后几经辗转找到了这对夫妇在南京工作的儿子调解父母之间的矛盾,并在2018年4月25日凌晨00:30赶回济南顺利签约。
拆迁中,每个村都设有驻村工作组,组员们来自房管、国土、测绘、审计等多个部门,大家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我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测绘时更是经常忙到深夜。”槐荫区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胡继生说,虽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大家信念坚定,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滞后而耽误了拆迁工作的进度。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槐荫分局的贾力提前一周带队入村宣传,即便高烧39度依然和同事们熬到深夜,用漫画形式、群众语言制作了“百问百答”手册。
在开展征迁工作的同时,区指挥部以“服务不添堵、帮忙不添乱”为宗旨,出台了多项制度,为医学科学中心建设保驾护航。目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存储中心等十几个重点项目现在已全面开工。
“现在我们就盼着回迁,一有时间就会过来看看安置房的建设情况,畅想下住上楼房的新生活!”带着对回迁后新生活的期盼,村民搬离自己居住多年的故居,等待着回迁那一刻的团聚。随着医学科学中心各项目与安置片区的建设,村民们即将迎来自己的新生活,美好明天就此开始。(本报记者张龙)
新闻推荐
假期之后,济南再度供地。5月6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