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磊常青
4月16日,全国最大的智能停车场,济南静态交通舜耕山庄智能停车场面向社会正式启用,该项目位于舜耕国际会展中心西邻,由济南城市静态交通管理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总投资约1.3亿元,有地上地下726个车位。其中,地下668个机械车位,地面可供停放大巴车的大型车位42个,新能源充电车位16个。本项目同步设计新能源快速充电桩16台,并专设车位。项目建设标准、车库规模及智能化程度在同类车库中均处于全国首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主只需将车停放到指定停车车库,全自动搬运器将自动安排车辆停放,其原理是通过车库泊位智能控制系统和道闸检测收费系统有机联动,车型自主检测、泊位资源自动分配、升降机及横移台车智能调配,实现从入口引导—泊车—缴费—到取车全过程智能化操作。同时,该智能停车场设置多台自助缴费机,通过银联刷卡、微信、支付宝、APP等多种先进技术和支付手段进行缴费。
“这个停车场利用效率更高,常规的立体停车场,一部升降机对应一部搬运器,这个停车场配备16部升降机,拥有20部搬运器。”济南静态交通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杨学惠介绍,通过结构优化布局,每个控制分区有四台梳齿搬运器和三部以上升降机,每个分区设置两条巷道,每条巷道放置两台横移台车,在存取车流大时,可以保障多台升降机及横移台车同时运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存取效率。
“车辆自通过停车场入口处,就已纳入智能停车的‘计算’和‘统筹’范畴。道闸检测系统对进入车辆进行快速检测,并与车库泊位智能控制系统联动,根据车辆型号自动分配泊车口资源。当车辆进入地下后,系统通过提示牌视觉和声音双重提示,引导车辆自动分流。”杨学惠说。
停车问题,反映出一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能力。实现静态交通的高效管理和运营,是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项职能,也是提升省会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
济南静态交通公司前身为济南城市停车建设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城市公共停车资源的功能型国有独资公司,承担城市停车场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平台职责,对路内停车泊位和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实行特许经营。
“从济南市停车集团到静态交通管理公司,出资人变为济南市国资委,市交警支队作为业务指导单位。接下来,公司将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一体化的静态交通资源建设和运营主体。依托正在集中开发的全市智能停车平台,作为信息化系统支撑,多渠道增加公共性资源供给,实现智慧停车、共享停车,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济南城市静态交通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培钢说。
新闻推荐
俩男子合演骗保戏 结果穿帮了 民警还原真相,两名涉案人被拘留
□首席记者吴永功实习生李虹瑶生活日报4月22日讯为了骗点保险费,有些人是煞费苦心,各种表演。不过,...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