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团队
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所付出的努力。而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但每当市民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们总会冲锋在前;当人们的生命受到死神威胁之时,他们用自己所学,努力挽救病人生命;他们同死神比快、他们与时间赛跑,他们有个光荣的名称——急救员。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最美健康守护者”评选活动中,由24位无畏的急救员组成的济南市急救中心应急保障组(以下简称“保障组”)获得了“市级最美集体”的荣耀。他们承担着济南市以及周边地区突发事件、市内大型活动、会议、参与急救常识公益培训、各急救分中心日
常训练以及病人的长途转运等工作,因为他们展
现出坚强的工作作风、出色的急救本领、“全天
候无死角”的急救服务,被百姓称为是一
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
胜”的“急救铁军”。●保障始终在你我身边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更加重视,急危重病人去上级医院转诊需求增加,应急保障组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能够觉察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该保障组科主任、医生郑吉亮如是说。
济南市国际冬泳世界杯晋级赛、济南市国际半程马拉松、足协杯决赛等大型体育比赛的医疗保障,还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儒商大会、全国工商联高端峰会、华侨华人双创大会、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国际峰会、全国智能制造技能大赛、国际合唱节……在过去的2018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泉城济南承接了许许多多的大型活动,而这些大型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保障组的全天候医疗急救保障。
据郑吉亮介绍,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应急保障任务非常繁重,应急保障组全体人员齐上阵,克服了年龄大、身体不适等困难,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直坚守在保障
岗位上。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保障组全员也不例外,当时,几乎全部成员都向上级提交了申请:“请让我上前线!”这其中就包括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护师邱荣。“领导告诉我,不建议女同志前往灾区,还是留在济南,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为地震救援尽了力。”邱荣回忆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但是不久之后,一批汶川的伤员将被送到济南接受救治,邱荣非常荣幸地与她的战友们一起,成为了一名负责接机的保障急救员。
“当飞机缓缓落地,我的头发被风吹动,心中忽然泛起一阵涟漪。‘伤员是谁?他(她)痛不痛?’……这些问题不断涌上我的心头。虽然天气很热,在阳光下,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但谁都想不起来去擦擦汗。大家都在为飞机上的伤员祈福。”
当改造的升降机升起,按照空乘人员的指引,邱荣所在的小组将一位女患者抬下飞机。虽然看得出身体多处骨折的她正在强忍疼痛,但她仍然淡淡地对邱荣说:“谢谢你们,我没事。”刹那间,邱荣脸上已经分不清流淌的是泪水还是汗水。
后来,保障组将患者送到了医院,邱荣也多次在下班后去探望她,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保障始终无怨无悔
该保障组秉承着忠于单位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种种困难,兢兢业业,以高标准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要问保障组在所有大型活动中最累的保障任务是什么?他们也许会说,是“网球比赛”。竞技运动类节目爱好者都知道,网球比赛没有时间规则的限制,全场比赛或短或长,保障任务时间自然也变得“不计时”。2018年时,国际网球比赛落户济南奥体中心网球场,保障组成员、护师刘玲也参与了那次保障行动。没想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本来在晚上8点开始的比赛延期。雨停后,比赛一直延续到凌晨1点结束。第二天,刘玲继续参与保障。网球比赛因为需要运动员不断重复高强度的折返跑、大力的扣杀球以及肌肉的爆发力,很容易出现受伤场景。一旦运动员受伤,就需要保障组成员为他们“解忧”。又一天的比赛结束了,刘玲已经累得一个字都不想说。
应急保障组在完成上级各项应急保障任务之余还承担危重症病人长途转运工作,全年出车140车次,转运危重症患者140人次,安全行驶里程62163公里。由于很多病情较重的病人会晚上用车,车组人员接到通知后都会毫无怨言地立刻赶到单位准备车辆、药品、器械,尽快出发,他们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是认真负责的,司机谨慎驾驶,即使是恶劣天气或者是长途跋涉甚至半夜才到达目的地,也一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了驾驶、医疗双安全。由于经常饭点不固定,有时为了赶时间会饿着肚子跑七八个小时,我们车组人员大多数都有严重的胃病,但是为了病人的安危,他们默默奉献着、坚持着,一直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保障需要不忘初心
这份工作是神圣的,但是也处处充满了危险。当年,由于大雾,导致济菏高速发生车祸,邱荣所在的保障组接到救援命令。急救车司机师傅带着医生和邱荣,迅速开往现场。因为要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得到允许后,急救车在高速公路上逆行。忽然间,一辆救援拖车迎面开来。“幸亏我们的急救车师傅经验丰富,迅速躲闪,两辆车几乎是擦肩而过。如果师傅反应再慢那么一点,后果不堪设想。”邱荣说,每次回忆当时的情形,她都心有余悸。
2017年时,东城城郊的某村庄突发大火,刘玲所在的保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火势尚有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为了第一时间抢救深陷火海的村民,刘玲与同组医生在消防队员的掩护下进入火场。就在他们行进过程中,随着一声巨响,一根被火焰烧腐的房梁轰然倒下,“躺”在了距离刘玲半米处的地方。她告诉记者,如果当时她再向前走一步,就有可能被这根房梁压在下面。但是,他们无法考虑个人安危,还是选择继续前进。她与自己的搭档当天成功救治了3人。“值了!”这是刘玲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
艰苦的付出、不忘初心的工作态度,让他们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第四届“最美健康守护者”的“市级最美集体”荣誉也成为了保障组发展历史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这是一份没有节假日、休息日的工作,保障组成员们从来都没有一句埋怨,大家始终坚守在岗位,就是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百姓当之无愧的“守护神”。 (本报记者李鹏通讯员董燕)
新闻推荐
4月21日,“商荟泉城济南新动力”商会会长恳谈会上,在外的济南企业家与在济的外地企业家齐聚一堂,乡情浓郁,气氛热烈。...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