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一条县东巷,巷子中段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楼,挂着一块有些斑驳的牌子,上面写着“县东巷105号——鞠思敏故居”。这条仅能容两辆车通行的路看起来与其他街道并无二致,可是这些年经常有人来探访。周边老百姓也知道了,这个叫鞠思敏的“是个名人”。
鞠思敏是谁?一句话概括,他被称为“山东的蔡元培”。他虽生于荣城,但人生经历却与济南紧密相连。而济南也因为他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故事,留下一些无法抹去的痕迹。
1904年,已是32岁的学校教员鞠思敏以“荣城县学生”的身份被保送到山东优级师范,来到济南。受同学影响,鞠思敏加入同盟会,奔走革命。在经过无数命悬一线与血雨腥风后,鞠思敏重新思考了人生 。1912年正月,他的老朋友王祝晨说:“这次认输了,玩政治不行,还是回归教育老本行吧。”
说做就做。1913年9月8日,他创办济南“正谊中学”,定址大明湖南岸阎公祠内。创办学校之初,为节省经费,打铃、扫地他都亲力亲为。
鞠思敏的教育生涯及其兼容并包的精神与蔡元培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称他为“山东的蔡元培”。他主张自然主义、人格感化主义,视学校如家庭,视同事如兄弟,视学生如子女,他认为几无不可造就之青年,几无不可任用之人才。
在招生上,各校都争先抢收优质生源,他却让正谊中学后招,别处落榜的学生他尽可能地收录,而且大都是贫家子弟,程度还良莠不齐。因此,他被戏称为“收破烂”校长。
1929年,鞠思敏被聘请筹办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他便把正谊中学校长的职务暂托他人。无论在哪所学校,鞠思敏聘请教师,只看学问,不计政治信仰。当国民党当局迫令鞠思敏开除进步学生时,他愤怒地搬出他“办教育以来从不开除一个学生”的传统顶回去。
从事教育数十年,他资助贫苦学生无数,因此家徒四壁,经常几乎断炊,多亏众同乡好友送去米面才勉强维持生计。日寇侵占济南后,伪政府想方设法劝他出来“工作”,鞠思敏总是严词拒绝,后来生计困难,每天只能靠吃煎饼咸菜度日,体力逐渐衰退。
1944年8月6日,病床上的他艰难地对儿女们吐出“奉公守法”四个字,接着又用力说出了“学校”两个字话未说完,手在空中抖了半天终于无力地垂下……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与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我们这些人的心中,鞠先生将永远是不死的。”季羡林当年考入正谊中学时,正是鞠思敏任校长,他对鞠思敏一生崇敬,多次追忆听鞠思敏上朝课的“幸福之感”。
除了鞠思敏故居,在济南还有一条路是以鞠思敏的名字命名的。大明湖路西段曾是正谊中学前门所在地,鞠思敏先生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条街更名为思敏街。鞠思敏故居也在2013年12月被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之一。只不过年久失修,现在看起来有些破落,正如主人窘迫却又被无数后人铭记的一生。(爱济南记者李佳蔚田华手绘)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创办学校名为“正谊”,人尽其才不分高低;
一生简朴家徒四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新闻推荐
本报1月16日讯(记者王鹏淇通讯员王远海)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在1月12日至14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会展行业协会(CCEM)年会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