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全在画画杨增全在介绍他的作品“一带一路”见习记者宗兆洋摄杨增全的捐款证书“这幅‘一带一路’我画了半个月,用了30多管中性笔芯”山东管理学院的宿舍管理员杨增全今年60岁,干了一辈子铁匠的他,却酷爱画画。他擅长用树根、花、鸟、叶等事物组合成有寓意的画作,画画8年时间,独创“中性笔画派”总共创作了将近300幅作品。期间他卖出了很多幅,他用这笔钱去帮助他人,几年来已经捐款近一万元。
见习记者宗兆洋
“梦里都想着画画”
一进到杨增全的家里,不大的客厅里挂满了他的作品。“这是四条屏,我自己画的,‘梦想’‘吉祥’‘富贵’‘如意’四幅画都是有寓意的.......”杨增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画上的题跋,边读边用手指着。
采访的当天杨增全穿着蓝色的旧款西服上衣,普通的黑色裤子,里面套着的黑色衬衣已经被磨损的发亮,笑容一直挂在脸上。一句客气话“谢谢”翻来覆去地讲了好多遍,打眼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汉。但只要是说起他的画,杨增全整个人都为之一变,神情坚定,一脸认真,说话的语速都快了许多。
他家客厅里的四条屏,第一幅画就是“梦想”,杨增全告诉记者,这幅画对于他而言的寓意就是“梦里都想着画画”。这幅画画的是一棵蜿蜒的树,树上有很多的分叉,但每个分叉上都长满了绿叶,枝头上都长满了花。题跋是他自己写的,“人人梦想成真”。
杨增全出生在济南市长清区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9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家里五个孩子,大哥被过继给家里的叔叔,排行老二的得担起家里的一部分生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没有条件,当时家里穷,靠我父亲一个人养家太难了,我初三就辍学出来工作。”杨增全说。
杨增全辍学后到了长清当地的车床厂打工,后来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差,他还去工地上打工,“有活的时候就去当铁匠,没有活就去做建筑工,在家还种着地”。
“我是2006年10月13日来学校报到当宿管的”
济南市长清区在2003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大学校区,杨增全也因为长年的劳累工作肌肉拉伤,腰椎也不好,他就来到了山东管理学院当了一名宿舍管理员。“我是2006年10月13日来学校报到当宿管的”,杨增全清晰地记着去学校第一天工作的时间。
杨增全的工作就是在宿舍楼门口值班,两个人轮班,每天早上7点开始一直值班到第二天的7点。“根据学校的要求到点关门,每天来人给他们登记。到了晚上因为有学生晚归,我得给他们开门,也睡不着觉,我就想着利用晚上的时间画画”杨增全说。因为要给来探视的家长登记,他经常要用中性笔,突然有一天,他想着可不可以用中性笔画画,他就开始尝试。
“才开始也是找不到感觉,我就每天晚上开始练,经常就是一宿不合眼。”杨增全说。他在2010年开始用中性笔画画,自己去试着摸索,中性笔的笔芯用了一支又一支。
只要是杨增全值班,宿舍楼里的学生都会看到杨增全在值班室里画画。“有一回凌晨3点多,我还看见他在画画”一名大学生说。慢慢地,杨增全的画越来越成熟,周围的学生也都知道他在画画,还去找他要作品。“很多找我要画的,一些小作品我画完随手就给他们了”杨增全说。
“就是用一整棵的树来表现八匹马”
杨增全的画里最多的是树根,他用深黄色的中性笔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树木的纹路,并且用笔法表现出层次感,用不同的形状去诠释不同的意义。
“你看这幅‘八匹雄风’,就是用一整棵的树来表现八匹马”,杨增全展示的这幅画就是用不同的树木纹理在一棵树上勾勒出八匹骏马。画上的八匹骏马有的在全力奔跑,有的在小跑漫步,有的在伫立停歇,每一匹马的眼睛都勾勒得炯炯有神。画里的题跋都是用“鸟”的意形表达出来的。“八匹雄风”的一撇一捺都是鸟的形状表达的,比如“八”字就是两只鸟在相互对看的。
杨增全的里屋里放满了他的作品,裱起来的作品就有30多幅。“这幅‘一带一路’我画了半个月,用了30多管中性笔芯”,他在最里面抽出一幅作品给大家展示。
这幅画长一米,正中是“一带一路”四个大字,字下面是鲜艳的花铺在树根,上面是几只灵动的小鸟。杨增全介绍说,铺满的花寓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稳重树根寓意着全国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大学里很多的外国教授都专门来我家里看过画”杨增全的妻子说。现在杨增全的画很多都被人买走,最高的甚至开到5000元钱,但杨增全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卖出的第一幅画。
“咱条件虽然不是多好,多少捐点是个心意”
“第一幅画卖给了05级的一个学生,他说要挂在办公室里。”杨增全说。这名学生跟他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杨增全在宿舍值班的时候听说,宿舍里面有个学生家里做生意失败,欠了很多外债,连吃饭都困难,他就找到这名学生给了他100元钱,而当时杨增全一个月的工资是505元。
“那段时间他拿饭都拿两份,我还纳闷,怎么吃这么多,后来才知道是给这个学生吃了。”杨增全的妻子说。而这名学生在毕业以后,在天津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事业成功后,他专门开车来到济南长清买走了杨增全的四幅画。“本来不想要他的钱,直接送给他,但他最后把钱扔在了沙发上。后来我就把这些钱捐了”杨增全说。
说到这,杨增全的妻子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对记者“诉苦”,“我们就一个孩子,那个时候在北京当兵,我们去看他。一出火车站,好几个乞讨的,谁知道是不是骗人的,他有的给10元,有的给20元,零钱全都给出去了”。
“我看了人家在那里跪着,不帮助一下,自己心里过不去,不管是不是骗人的,咱图个心安。”杨增全接着妻子的话说,“今天吃早饭,我看一个老太太在饭店里捡别人掉的油条吃,咱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我就给了她20元”。
现在杨增全的妻子也在另一所大学里当宿舍管理员,一个月的工资1600元,他的工资1500元。但是他在电视里、学校里看到需要慈善捐款的总是会“慷慨解囊”,几年来已经捐款近一万元。“咱条件虽然不是多好,多少捐点是个心意”,杨增全摩挲着电视台给的“爱心大使”的证书说。
新闻推荐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大高个儿”,但“大高个儿”也常常遇到烦恼,比如因为个子超过“限高”,很多儿童无法享受相...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