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晁明春
济南建设地铁的呼声很早就已出现。早在1999年,济南市启动了轨道交通论证,并委托当时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济南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0年,济南市筹建了“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并形成了《济南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第一阶段研究报告。但因为泉水,济南地铁建设的脚步曾缓了又缓;因为泉水,济南地铁建设的决策慎之又慎。
2009年7月开始,在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牵头下,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801地质队等10多家单位相互协作,围绕济南城区可能布设轨道交通的主要道路进行钻探、物探、水文试验等现场勘探。前后历时8个多月,最终完成《泉水影响研究报告》。
《泉水影响研究报告》的基本结论是,明确划分出济南不宜修建地铁的敏感区域,探明局部路段修建地铁的适宜埋深条件,在敏感区域外修建地铁不会影响保泉。2010年3月,济南市邀请我国著名地质专家卢耀如院士、施仲衡院士、宋振骐院士、林学钰院士等,对北京城建设计主导编制的《泉水影响研究报告》进行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济南市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十分必要和迫切,已经具备修建轨道交通(地铁)的条件,泉水保护研究成果准确、完整、可靠,研究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依据充分、内容齐全、重点突出,可作为地铁线网规划的依据。
从此,济南能不能修地铁、修什么样的地铁及如何修地铁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科学而明晰的答案。
“1号线每个车站设了1-2个监测井,实时监测当地的水位情况。从目前情况看,车站的水位和周边水位一致,和开工初期水位基本一致,说明轨道交通没有对泉水造成影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路林海说,借助自主设计研发的“基坑降水回灌一体化技术”,施工中抽出的地下水八成都可以回灌到地下,实现了工程建设和地下水保护双赢。
新闻推荐
在2018年打通28条瓶颈路的过程中,绿色施工的理念已经贯穿始终。市民看到工地就敬而远之,施工人员灰头土脸的现象近两年有...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