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寒冬挡不住比学赶超的脚步,思想碰撞凝聚起跨越发展的动力。12月22日,市中区召开全区工作务虚会,以问题为导向讨论“今年怎么看”,以目标为导向讨论“明年怎么干”,在思想“风暴”中积聚发展正能量。
站在年末岁尾,直面问题、找准方法、聚力前行,为“品质市中”攻坚突破擂响战鼓。市中全区上下将增强心气、志气、豪气、胆气、锐气、硬气“六气”,确保思想上不滑坡、不动摇、不松劲,把握好“新、活、聚、让、争、拼”,处理好城市建设与产业培育的关系、城市更新与棚改旧改(征收拆迁)的关系、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的关系等“十个关系”,为2019年起好步、开好局打基础、做准备,努力在“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
讲干货 谈思路 提建议以“虚”促“实”掀起“头脑风暴”
这是一次交流思想、汲取智慧、明确目标、激发动力的会议。“认真反思,更加清醒地认识‘昨天’;群策群力,更加清晰地谋划‘明天’。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10分钟。”简洁明了的开场白,让与会人员明显感到这次务虚会的务实之风。
会议现场,21位区级负责人没有“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发言简洁实在,分别就全市“动能转换比学赶超”项目建设观摩评议活动,“品质市中”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2019年创新工作思路等内容进行讨论,既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安排,实打实地提出解决办法。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在自由热烈的氛围中进一步打破思想枷锁、碰撞智慧火花、激发发展动力。
再聚焦 再加压 再跨越念好“六字诀”实现“三年大提升”
回顾是对未来的展望,总结只为更好地前行。面对2019“品质市中”攻坚突破年,市中区将把握好“新、活、聚、让、争、拼”,确保思想境界要新、头脑要灵活、凝心聚力、树立“舍得”精神、积极主动争取、保持拼搏向上的心态,培育形成一批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见到成效,城乡面貌显著提升,实现“三年大提升”的既定目标。
具体而言,市中区将坚持产业引领、多核发展,突出“2+3”,即做强产业金融、高端智能装备两大优势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创新设计三大新兴产业,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12个总投资4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3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双龙、马家庄、后魏华等旧村改造项目以及岔路街平房区、八一立交桥东南地块等8个零散棚户区改造,加快济南宾馆、七里山西南地块、济南除尘设备厂改造、小梁庄片区改造项目等7个国有土地征收拆迁项目;重点围绕总部经济进行“双招双引”,做好省、市重大招商活动、招商平台的承接,“为项目找基金、为基金找项目”,力争2019全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
处理好城市建设与产业培育、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等之间关系的同时,市中将聚焦环境治理、民生保障、“软”“硬”环境打造,在城市治理现代化、网格管理精细化、城市提升长效化上下更大功夫,加快“雪亮工程”和“市中云眼”建设,坚持服务“一步到家”、事项“一次办成”,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提标准 提士气 提劲头狠抓落实带动“品质市中”提速提效
实现“品质市中”攻坚突破,不仅要靠全体上下聚力实干、奋发有为,更需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市中区将执行力建设与领导力建设紧密结合,把“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干事魄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2019不仅是“品质市中”攻坚突破年,更是作风提升年。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市中区把抓落实、破难题作为贯穿一切工作的主题,挥好考核“指挥棒”,大胆使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在重点工作中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通过作风的提升为各项工作攻坚突破注入内生动力,推动“品质市中”建设提速提效。
(本报记者刘阳通讯员孙化鹏)
新闻推荐
发现不规范施工“工地管家”立即制止 龙洞街道四级监管治理扬尘
本报12月23日讯(记者刘飞跃)为做好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历下区龙洞街道办事处首创“工地管家”。工地管家与环保网格员...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