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街社区的“小院茶摊”
党员帮办、胡同管家、百姓话济南、张现水劳模城管工作室……近两年来,历下区泉城路街道打造出一个个特色党建品牌。街道以网格驱动为组织架构,以多元聚力为服务形式,以智慧融合为平台支撑,不断探索老城社区治理之路。
“胡同管家”服务居民
20日上午,泉城路街道网格员赵悦像往常一样,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将军庙街——巡查。得知一户居民家中的水管出现问题,她立即通过网格化管理APP上传居民维修需求。这些网格员口中的“小事”,温暖着辖区1.6万余名居民的心。
据了解,泉城路街道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在仅有的1.85平方公里辖区内,完善“街道—社区—居民(商业)网格—微网格”的4级网格设置,将辖区精确划分为4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街道社区干部和1名民警作为网格员,并配备若干楼院长、志愿者作为网格协管员、信息员,形成“2+1+N”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除了解决居民生活上的困难,街道还着眼于老城区生活环境的日常维护。去年,街道创新老城服务管理思路,向三家物业管理公司聘请了“胡同管家”。他们配合网格员、专业科所队、社区党员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内容包括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安全防范、设施巡查六大方面。如今,泉池边洗衣服的不文明现象杜绝了;街巷里停车拥堵的情况改善了……正如居民自编的顺口溜,“胡同管家、服务到家”。
“小院茶摊”化解纠纷
“和居民在院里喝茶议事,化解邻里纠纷,解决生活矛盾,这种方式接地气,得民心。”19日上午,中宣部在泉城路街道调研时,对芙蓉街社区的“小院茶摊”这一党建品牌给予高度评价。
其实,不仅是芙蓉街社区,鞭指巷社区的“微心桥”党建品牌、贡院墙根社区的“贡聚家园”党建品牌、临湖社区的“红睦邻”党建品牌……都是用居民习惯的交流方式和喜爱的交流形式,让常事不出格、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居。“百姓话济南”已成为泉城路街道近两年的一种“潮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街道逐步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的转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亮说。
截至目前,泉城路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件办理市民满意度为94.94%,居历下区第二位。“在基层,要把党建实功做足,把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出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作用于社会治理,让居民感受到变化,感觉到幸福,这也是我们一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张亮的话铿锵有力。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记者 王倩)
新闻推荐
棚改征收用“济南速度”书写“总理答卷”经十一路棚改项目3045户居民“回家”
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张龙)“真没想到,别的地方最少也得3年,我们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实现了回迁!”12月20日,经十一路棚户区...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