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川查询到的自己的信贷逾期信息(当事人供图)近日,济南市民顾先生反映,在去银行申请贷款时,却被告知因有15万元贷款未还,并逾期两年,已被列入大数据黑名单。顾先生表示,自己并未申请过这笔贷款,但他愿意填补这笔贷款以抹去黑名单上自己的名字,但却无法找到提供贷款的公司。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律师表示,银行有义务向顾先生提供当时提供贷款公司的信息,同时建议市民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记者陈晨实习生孙倩王远
去银行贷款意外得知被“拉黑”
两个多月前,25岁的顾川(化名)准备加大投资将自己的工程再扩张一点,决定去银行贷款130万元。到了银行,工作人员却告知顾川,2015年间,他通过网络平台贷款15万元多,至今未还,已被列入大数据黑名单,银行无法提供贷款。
“从银行回家之后我就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顾川回忆到,在这份“莫名其妙的贷款”显示的生效时间前不久,自己曾丢失过一部手机,“我记得手机里有挺多软件,最重要的是手机相册里还有我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顾川怀疑,可能是丢失手机导致了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
在丢失手机后不久,顾川还遇到过另一件事情。“2015年春节前,我资金有点周转不过来,就想着先贷款一笔钱。”顾川说,其实有一笔工程款过段时间就能下来,但当时临近春节,“我着急给40位员工发工资。”
“我当时想先贷款二三十万,分期六个月或者一年都行,反正能提前还款。”顾川说,当时他希望通过朋友介绍的中介或是自己在网上找的中介,来找一些贷款平台贷款,“这些中介有的是个人,有的是公司,他们都说能帮我找找贷款公司。”但是让顾川较为意外的是,自己所找的五六家中介,竟无一家通过自己的贷款申请。
顾川说当时自己的名下有房有车,“二三十万的贷款通不过真的挺奇怪的。”顾川回忆,有一家中介曾跟他说,因为顾川年龄不大,借款公司考虑到他的房车可能是父母给买的,顾川自身没什么还款能力。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自认倒霉想还贷却不知还给谁
“现在想来,当时这件事确实严重泄露了自己的信息。”顾川说,当时为了贷款向这几家中介都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行驶证复印件甚至购房合同等等。“当时我觉得就算贷款了,钱也应该打到我的银行卡里啊。”顾川说,自己当时确实完全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两年来,顾川说自己看到过很多关于信息被盗被贷款的事,但却从没有想过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顾川表示,现在自己已通过向一家小贷公司抵押一辆迈巴赫轿车而获得了130万元的贷款,但被银行划入“大数据黑名单”这件事一直让自己“心神不宁”。
顾川说,自己从毕业后就一直在创业做工程,“我一个生意人,要经常和银行打交道,信用有问题怎么能行。合作伙伴要是知道我信用有问题,肯定还会有其他影响。”
“我当时已经去派出所报了警,但是民警说我不知道在哪贷的款,调查起来难度很大。”顾川说,当时银行工作人员说,银行只能查到他借款逾期,上了黑名单,但查不到当时借款的贷款公司。
顾川称,他现在已经“自认倒霉了”,他愿意自己出钱将这些贷款还上,可因为不知道贷款公司,“连还款都不知道还给谁。”顾川说,相比于这15万元的损失,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信用,“这可是跟自己一辈子的大事啊。”
记者从济南槐荫警方了解到,警方已接到顾川的报案,目前事情正在调查中。
律师说法
银行有义务提供贷款来源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亮,他表示,顾川可以向银行提出申请,要求银行提供将顾川列入黑名单的材料证据。银行不能随意将用户列入黑名单,如果有,要向用户提出一系列的相应材料,应清楚的说明顾川在什么时间从何处借了多少款项,逾期多久。王新亮认为,银行系统是能查出顾川的借款来源的,并且有相应的义务,如果银行方面拒绝,顾川可向银行的上级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得知贷款来源后,王新亮建议,可去派出所报警,以尽力挽回自己的损失,并要求银行撤销黑名单。王新亮说,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建议市民应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证件交给他人,即便是在办理一些业务时,所使用的身份证复印件也应标明“仅供某事使用”。另外,在登录各类网站时,也应谨慎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手机所收到的验证码更是不能轻易泄露给他人,以防给他人“可乘之机”。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刘雅菲)日前,《济南市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民意。...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