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大而全”到“从微而精”,长清区丹凤小学根据学校规模较小的实际,提出“微”文化,聚焦学校中的真问题,通过8D教研模式,落实“微”文化,统管“微”研究。
基于问题的课堂观察、基于问题的量表分析、基于问题的项目成立、基于问题的主题研究、基于问题的策略实施、基于问题的二次观察、基于问题的效果评估、基于问题的总结发展是丹凤小学基于课堂现状,基于问题所提出的8D研究模式。“我们专门设计了观察量表,这张表就像一个大数据库,收集分析学生及教师的课堂信息。”校长田广瑞告诉记者,学校正进行“观察量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项目研究和19个区级小课题研究。
为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开展“定时间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三定教研”。在“静态教研”的基础上,学校还创新开展了部分学科基于时间的“动态教研”。学校通过2次上课、1次说课初备、1次全员复备的集体备课方式,实现2种教研的落地。田广瑞称,这种集体备课方式,可以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以往的备课没有二次复上这一环节,往往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以管理课程为中心,全方位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评价课程,是学校开展的“年轮”式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形成核心课程《琢玉集》、德育课程《汇思集》、学科课程《薪火相传》、活动课程《见微知著》、评价课程《实景体验英语》与《实景口语交际》。学校除了开展常规评价课程外,又实施全学科一站式体检式学生发展评价,依托量化行为赋分的教师行为管理评价。
丹凤小学开设“微”讲堂,让教师上台分享教育经验和教学故事,提升教师能力。教师在“微”讲堂中提升能力的同时,学生也通过“微”展秀收获了自信,学校利用每节课前的时间,让每名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社会见闻、生活趣事等全视野的小展示,使每名学生自信满满。
在田广瑞看来,对于这样一所仅有30余名教师,528名学生的较小规模学校来说,“微”研究主题不求“大而虚”,而是“小而活”,教研活动不求“全且多”,而是“简而真”,能解决真问题的教研才是真教研,而不是只求形式不求结果的伪教研。如今,学校以微讲堂、微教研、微科研、微课程、微评价为载体,让教研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十大项50个榜样正式评出“济南十大榜样”下月揭晓 2018他们是济南的骄傲
高淑贞: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995年、2004年,两封任命书,高淑贞带着对党的忠贞和对百姓的真情,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她挚...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