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家养老院工作人员正在给患病老人做康复训练。
□本报记者 张帅
“不一定每个医护人员都非得去大医院,在医养结合老年公寓、护理院一样能干出一番天地。”这是济南一家护理院院长在鼓舞士气时常说的一句话。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如何留住优秀的医护人员成为一些养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作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济南正在全面深入实施“健康济南”战略,积极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而医养人才体系建设也被提上重要日程。
留不住的护士
在郎茂山附近一家挂牌“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里,护士小王按照惯例在8:00为公寓的老人们送去药丸。药是医院开好,再由养老公寓医生酌情,按时按量为老人分配、服用。小王告诉记者,大部分老人都患有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依赖护士为其测量血压、送药、观察病情。
在这家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里,包括小王在内的护士有2名,全科医生有1名。院长武奇(化名)说,入住的老人对医疗的需求比较高,多数老人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服药。武奇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充实到老年公寓中来,怎奈“老年公寓是铁打的营盘,医护人员是流水的兵”。以护士为例,每年武奇都去山东医专等院校招聘,但过不了一年半载,人就走了。回想2013年,他曾经给实习护士开出1000元的工资,并承诺“五险一金”的待遇。这一条件与当时很多医院相比并不算低,然而招来的护士没多久就找到武奇说:“武院长,我们考护理证只有在正规医院才能考出来,在老年公寓工作怎么考证呢?”
“不少医护人员在老年公寓里常常感到前途不明朗。”在济南舜德老年护理院院长张英看来,老年公寓留不住人才是社会普遍问题。“医养结合老年公寓招聘来医护人员不仅要提供物质基础,还要从专业角度为他们做三到五年的职业规划,不然他们会对未来迷茫,找不准职业发展的方向。”护理员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与迷茫的职业规划一样,让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迷茫的还有从事服务业时“脆弱”的尊严。在武奇记忆中,无论是护理员还是医护人员都经历过与患病老人难相处的问题。在他的老年公寓里居住着多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其中不少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清醒时与医护人员说说笑笑,但糊涂时,性格急躁,让人很是苦恼。老年公寓的第一任大夫是一位退休返聘医生,曾在老年公寓工作10年。一次老大夫脸上挂着个红彤彤的巴掌印,武奇赶忙过问原因,才知道是被患病老人打了一巴掌。老大夫眼里噙着泪水,在走廊里偷偷擦眼泪。
“没有爱心和耐心是无法长久从事这个行业的。”武奇回忆说,住在公寓的李大爷想吃蜜食,护理员就记在心上,上班路上为他买了一份。老人开心地夸护理员比女儿还贴心。然而一次喂药时,老人意识突然模糊,极力反抗吃药,挥手就给护理员一巴掌。护理员捂着脸,委屈地跑去找武奇提出辞职。武奇只能不断安慰她。
医养机构医护人员有望享有同等晋升空间
尽管这份工作艰辛,但值得高兴的是,政府层面的利好消息正在逐渐改变现状。2018年以来,张英一次次看到来自山东省和济南市的利好政策,每一次她都会把工作人员召集起来传达、分享,“咱们不一定非去三甲医院干,在医养结合老年公寓、护理院一样能干出一番天地,一样有获得感!”
2018年初,医养健康产业被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此同时,济南正在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在此背景下,一个个关于人才的政策纷纷落地。其中,《济南市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工作方案》提到,济南将建设医养结合人才体系 。
探索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培训模式,加大对全科医生、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员等人才的常态化培训力度。到2018年底和2020年底,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比例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医养结合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率分别达到80%以上和100%。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继续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对待或者予以适当倾斜。
全市各区县也在尝试将政策落地。记者从历下区卫计局了解到,2018年,历下区卫计局将该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指导,在专业培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同等对待。
护理人员正在形成一支专业队伍,脱离曾经“不专业”的形象。近日,济南市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医疗辅助护理员)实操基地揭牌。而2018年6月15日,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医养结合老年护理培训基地也已成立。“社会应该改变对护理员就是伺候病人、老人,而没有什么技术水平的观念。国家也正在积极建立护理员培训与考核机制,使之成为一支专业队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赵小刚说。
破题需打通人才流通渠道
前不久,山东省医学会医养健康分会成立。现场,省内从事医养行业的业内人士在共襄盛会的同时,也面临如何解决医养结合下人才队伍如何供给等难题。
在赵小刚看来,目前社会上有两种模式可以借鉴。一种是政府出资搭建医养结合老年公寓,盖完后交给医院运营。这就意味着人才队伍由医院组建;第二种是社会资本与医院联合运营,人才队伍由两方面共同打造。
对于第一种模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建立的济南善德养老院是一个典型。养老院护理人员、医生、护士全部由医院派出,形成了全面而专业的人才队伍。定期培训、学术交流无不具备。第二种模式是武奇正在努力尝试的。武奇在自设医疗部的同时,也在努力与附近医院对接。一家医院同意为其开设绿色通道,不过转诊、医院医生坐诊等问题仍待协商。“现在关键是讨论如何实现双赢。”武奇说。
“搭建医联体将成为一个大方向。”赵小刚认为,按照省卫健委要求,社区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正在搭建医联体。这就意味着,从社区医院到省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统一考核,合理调配。未来,老年公寓内设门诊部,也可以考虑纳入这一范畴,让人才流通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9日讯(记者由亚男)今天,市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大坤带领相关负责人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市民电话,就大家...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