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姐姐,我被录取了,谢谢你们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今年,一名未成年涉矫人员成功考取名牌大学向济南市槐荫区检察官报喜讯并反复表达谢意。
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着眼为社会提供更优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探索贯穿于诉讼全过程的“ASIR ”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模式,旨在打造精确化(Accurate)、体系化(Systematic)、制度化(Institutional)、可复制(Replicable)的优质未成年法治教育产品,努力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目标。
“三门利器”推进办案科学化
配强“5+5” 团队,提升专业化水平。 专门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公室,配备员额检察官2 人,检察官助理1 人,书记员2 人。“性侵害案件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痛心不已的,我们检察人不仅仅是办案,还有关爱和保护,甚至是对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拯救。”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检察干警周梅说。在审查一起性侵幼女犯罪案件中,槐荫未检办针对被害人的恐惧、对抗情绪,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对其进行心理、情绪疏导,并借助仿真人偶,获取了被害人系统、完整、可靠的陈述,确保案件准确处理。
创建“ 1=6N+3”模式,确保规范化办案。结合未成年人检察监督贯穿诉讼全过程的特点,创建“1=6N+3”办案模式,“1”是指受理的 1件案件;“6”是指案件流程的 6个阶段,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审判、刑事执行、跟踪帮教,“N ”是指上述环节中根据个案需要确定的重点工作内容;“+3”是指搭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三角构架,包括家庭、学校和检察机关。检察官将受理的案件根据各环节要求进行无死角审查和监督,1件案件整个流程至少进行9项审查、监督工作,并做到“一案一卷、一人一档”。
创建个案处遇机制,实现精准化教育挽救。在一起寻衅滋事案件中,检察官讯问时,七八个孩子玩世不恭的样子深深刺痛了检察官的内心:这十几岁的孩子本应享受父母呵护,却过早成了“社会人”。审查后发现,这些孩子大都已经辍学,家长绝大部分为维持生计外出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管理教育。“未成年人犯罪很大部分原因是因原生家庭不好而导致心理障碍,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周梅说。办理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案件时,槐荫检察院注重结合涉案人员不同程度存在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组织违法犯罪行为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开展团体亲职教育,播放警示教育片,帮助法定代理人加强亲子沟通、转变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个平台”推进帮教多元化
自今年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以来,槐荫区辖区内的未成年人犯罪批捕数较上年同期下降34.3% ,起诉数下降33.3% 。这是记者近日在槐荫区检察院采访时,看到的一份喜人成绩单。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槐荫检察院实打实的干,也饱含着未检人辛勤的汗水和百倍的耐心。
构建司法保护平台,建立未成年观护帮教基地。槐荫区检察院在山东劳动技师学院建立观护帮教基地,对轻刑犯罪未成年人提供帮扶教育、犯罪预防和技能培训安置。对每一名轻刑犯罪未成年人开展专业心理测试,出具自主精神均衡状态、身体抗压能力等五维度结论,并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将心理干预、品行调查、观护教育、回访帮教等环节逐一落实到位。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反治安管理的学生及时约谈,并开展临界预防。据了解,对有实际困难的 3 名被害人及时提供司法救助共计5万元。
构建再犯罪预防平台,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槐荫区检察院全方位开展涉矫未成年人档案检察监督工作,实地到劳动教育场所查看涉矫未成年人教育学习和劳动改造情况,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提供良好有序的教育改造环境,维护未成年涉矫人员合法权益,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构建分类帮教平台,开展专项检察监督。槐荫区检察院坚持对症施治,配合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动态掌握身心变化和发展趋势,有效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苗头,将预防工作做到前面。制定出台《开展危害校园安全犯罪法律监督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法律监督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分类精准开展未成年人专项检察监督,并结合焦点事件,开展多场法治进校园活动。“针对某些地区幼儿园虐童事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并制作动画教材在低幼群体中进行宣教。”周梅说。
“三种形式”推进宣教社会化
打造大数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槐荫检察院利用心理测试仪对辖区技校生、初高中生、涉矫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大数据样本采集,有效发现、跟踪、预防未成年在校生犯罪,并通过数据跟踪,总结青少年心理变化和发展趋势,根据心理采集评估报告,提供“订餐化”法律服务。
建立“梦之航”+远程网络法治教育综合体。记者通过参观“梦之航”法治教育基地,亲身感受法治教育基地集案件办理、犯罪预防、普法宣传、社会实践等于一体的功能,基地设有声光电一体化心理舒缓互动长廊、VR5D 体验室、心理疏导室、禁毒防灾趣味体验室等。记者看到在禁毒消防课堂中,有像汽车方向盘一样的模拟器,吸引未成年人主动进行知识抢答的学习;在心理疏导室中,屋内无棱角设计给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上带来缓解……并常规性开展“梦想检察官”“开学第一课”“星期五宣教”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法治教育,目前受教育孩子达3000余人。
定期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选取典型案例,让孩子们扮演庭审各个角色,切身体悟司法过程和法律实施。槐荫检察院开展校园安全行为心理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新时期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为法治教育提供精准依据。配置远程教育直播室,通过网络直播课堂的形式开展法治教育,不仅将课程高清实时传送到辖区中小学课堂中,而且实现检察官与师生的双向互动,最大程度保证了宣教效果。
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法治宣教立体网。槐荫检察院还邀请出版社、团省委、律协、作协及专家编制法治校本,课程设置结合VR 等技术手段,全方位、 立体化让中小学生了解法律知识,计划于近期投入各校区使用。并利用“两微一端”开设未检专栏,发布原创普法作品,对重要法治教育全程微直播,多渠道强化未成年法治教育。
新闻推荐
高层次人才有了“金名片”“泉城人才服务金卡”提供18项优惠政策及绿色通道服务
12月10日,济南市下发《济南市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将为高层次人才发放“泉城人才服务金卡”。“...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