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环山路上一市民遛狗没有拴狗绳。
济南二环东南快速路上(港沟附近)随意停放着一辆共享单车。11月22日,《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济南首次为“文明”立法,用立法倡导文明行为,整治不文明行为。相关专家表示,除了法律规范,一个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氛围也必不可少,如何让市民理直气壮地劝阻不文明行为也尤为关键。
文/片本报记者王杰
遛狗不拴绳
劝阻遭白眼
在23日、24日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在小区绿地、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养犬人遛狗不牵绳的行为,危险系数最高。经常在佛慧山晨跑的李先生发现,不少遛狗人以“早上人少”为由不牵犬绳,“有时一条狗直接蹿到身边开始吼叫,大人都吓一跳,别说小孩子了。”
“经常看到金毛、萨摩耶飞奔、打闹,每次看到,我都躲远一点绕开走。”家住泉城公园一带的张女士说,有时候遇到不牵绳的,她也会劝一句,但都遭人家白眼,甚至被骂。
相比不牵狗绳,让家住千佛山2号院的周女士更加困扰的是小区内随处可见的狗粪。周女士抱怨,自家的停车位时常有狗粪,“不知哪家邻居的宠物狗,养成习惯就天天在这拉,上下车一不小心就踩上。”
2017年,济南曾向社会征集十大不文明行为,有30万济南市民参与评选,其中遛狗不拴绳便排在市民最讨厌的不文明行为之首。此外,不少市民也表示:公共场所禁烟区抽烟、乱扔垃圾、在路边乱停车等行为也着实让人反感。
他律倒逼自律
治不文明有法可依
遛狗不牵绳、不清理粪便、公共场所抽烟、随地吐痰……长期以来,这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处于道德层面,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在济南,这样的情况将成历史。
在《征求意见稿》中,济南将重点治理闯红灯、乱停乱放、随意丢弃共享单车、遛狗不牵绳等十四类不文明行为。比如因违法养犬行为,在两年内累计受到行政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公安部门没收犬只,违法行为人在五年内不得饲养犬只。在禁烟区吸烟的,对个人处以二十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处以五百元至三千元罚款。
同时,执法人员在查处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时,有权要求行为人提供姓名、住址、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行为人拒不配合的,执法人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通知公安机关进行现场查验。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可以对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以适当形式予以曝光。
违法成本不宜过低
执法成本不能过高
事实上,通过立法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济南并非国内首例。早在2012年,深圳市便开全国先河,对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立法。此后,杭州等城市纷纷效仿,如今全国已有多座城市颁布类似法规,整治不文明行为。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洪英认为,文明的培养必然有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很多陈规陋习“屡教不改”,适时出台法律法规,会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警示作用,为文明习惯的形成和公民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
类似的城市管理经验,实质上借鉴了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管理经验。新加坡文明被称为“罚出来的文明”。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表示,文明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约束,如果违规成本和受罚概率太低,则约束机制实际效果不好。肖俊介绍,2003年香港将《定额罚款(公众地方洁净罪行)条例》中罚款金额大幅提高,如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定额罚款额由600港元提高至1500港元,“违法成本增加,城市不文明行为因此有了改善。”
该观点也得到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山东分部)律师李友震的认同。他认为做到有法可依的同时,需要提高相关法规的可操作性,“如果违法成本过低,被处罚者就会觉得无关痛痒,而若执法成本过高,则会面临法规与执行脱离,让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除了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山东大学社会学家王忠武教授认为文明立法不是简单立“罚”,培养文明自觉才是本意。根除不文明陋习,应当以教化为主,法律管制为辅,逐渐培养文明的自觉。“在治理不文明过程中,不能过度强化和依赖法律以及行政干预,否则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容易产生反弹。”
调动全民参与
让劝阻者理直气壮
除了法律规范,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不少去过新加坡留学或者旅游的市民表示,在当地有不文明行为时,异样的眼光会让你及时注意到行为不妥。而国内,市民大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鲜有人劝阻不文明行为。
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中10位市民。面对多种不文明行为和举动,10位受访者均表示反感,但提及是否会上前劝阻时,他们大都选择悄悄走开或默默忍受。
“上前劝阻,人家不听,还被骂。”至于不上前劝阻的原因,受访者大都出于“怕惹是非,不愿意管这种闲事”的心理。想劝阻不文明行为,却不敢,因为没有安全感。《征求意见稿》第32条明确规定:公民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可以采取现场拍照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也可以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举报。对举报属实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让市民参与到劝阻不文明行为的行列中来,是非常重要的。”王忠武认为:对于不文明行为,执法部门人员毕竟精力有限,从而让那些不文明行为者产生“不被抓到就没事”的侥幸心理。“即便有的人在做不文明行为时,周边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但如果这些眼睛只是看看,并不会上前劝阻,也达不到效果。”
王忠武建议,政府应依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利用全覆盖的道路监控系统,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抵制不文明行动中来。“法律要切实保护劝阻人的权益,让市民劝阻不文明行为理直气壮。”
新闻推荐
预交一年停车费,没到期却不能停了 发祥巷小区物业:原承包管理方违规预收,已准备诉讼追偿
23日上午,新的停车管理公司的公示牌已更换完毕。记者俞丹摄小区规划的停车场承包给了停车管理公司,业主交了一年停...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