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车运输项目在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顺利落地记者周里摄曾在山钢集团济钢炼铁厂做了十多年钢铁工人的曹义不会想到,他有一天能在钢贸领域取得如今的成绩。与此同时,他所在的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也伴随济钢的转型取得了诸多业务上的突破,而该公司的前身只是一个服务于济钢钢铁生产的汽运公司。
2017年7月,始建于1958年的济钢,仅用时33天,便安全有序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在济钢钢铁主业停产的同时,一场转型升级之战也随即打响,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转型中的济钢集团已然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之势。文/记者王彦斌通讯员张洪雷李元旭
焦虑
去年春节假期,曹义过得很焦虑,他面临着失业的困扰。
彼时,曹义已经听说了济钢炼铁厂可能要关停的消息。“我的父辈们就在济钢工作,祖辈上也有济钢人,我一毕业后就来了济钢。”那时,1980年出生的曹义在炼铁厂炼铁喷煤车间已经工作了十余年。
“当时听到济钢要停产的消息后,我是恐慌的。”曹义说,他之所以感到恐慌是因即将失去这份干了十余年的工作时,他发现自己除了懂得喷煤流程及技术外,竟一无所长。
从2017年的3月份开始,曹义便试图另谋职业,但是由于他掌握的技能单一,没有从事其它工作的经验,年龄也超过了35岁,他看得上的工作都将他拒之门外。一时之间,曹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与曹义有相同经历的济钢职工还有很多。这种转型的焦虑也很快传递到了公司层面上,面对济钢钢铁生产即将停产的状况,此前一直依托济钢而生存的鲍德汽运公司也面临倒闭的风险。
“鲍德汽运公司的前身就是一个运输小班组,济钢在1958年成立的时候就有,后来在1986年的时候成立了汽运公司,再到2000年成为了全资子公司。”刘法敏说。刘法敏现在是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党群部副部长,该公司的前身就是鲍德汽运公司。
刘法敏介绍,在济钢钢铁产线全线关停之前,汽运公司主要有运输、维修、钢贸三块业务,“运输业务占到整个业务量的百分之九十,如果不生产钢铁了,运输业务就没了,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肯定是致命的。”
刘法敏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2017年7月,随着钢铁停产,汽运公司当月亏损1200万元。明明是酷暑时节,而对于济钢的很多人来说,像是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转型
寒冬来临之前,储备充足的粮食是必要的。而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面临一场势在必行的转型之战,未雨绸缪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济钢鲍德汽运公司来说,转型在2017年年初就开始了。“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外拓业务,山钢日照公司部分工序在去年10月份开始试生产,我们竞标获得了部分运输业务。”刘法敏说,济钢下属的铸铁管公司在去年7月份搬去了兰陵,“我们的部分业务也马上跟了过去。”
另外,汽运公司积极跟其他的大型钢厂对接,扩大原本只在济钢内部进行的钢材贸易业务范围。“通过积极的对外拓展业务,到去年年底便不再亏损了。可以说这是一次先维持住生存的转型。”刘法敏说。
随着汽运公司的逐步转型,曹义也在这时候实现了个人的转型。在经过前期找工作的不顺后,曹义在汽运公司顺利实现了转岗。在2017年7月份,曹义成为鲍德汽运公司的一名钢贸业务人员。
“以前我从事的行业是与设备打交道,现在是和人交流,这个转型特别大,一切都是从头再来。”曹义说,除了熟悉客户外,他还要记住钢材的各种型号、用途、价格、质量标准、贸易规则、规章制度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曹义也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在2017年的9月底他便成为了莱芜地区业务的主管。很快,曹义通过一笔合同额200多万元的订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为了争取到这笔订单,他六次登门拜访客户,客户从开始的不见面到冷淡,转变为熟悉后,最终达成合作。
渣土里的大生意
进入2018年,转型依然在继续。在这一年,鲍德汽运公司在业务上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我们今年的利润预计将达到2400万元。”21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法敏说出这个数字时,显得既兴奋又自豪,“放在一年前,这样的数字我们是不敢想的。”
能够实现2000多万的利润,汽运公司扩展的一项渣土车运输项目起到了很大作用。产能调整之际,济钢已梳理并逐步实施第一批10个转型发展项目,这包括四新产业园、现代物流、出租车、文化产业、创智谷产业孵化、联合钢铁项目、环保新材料园、渣土车运输、汽车拆解、混凝土项目等。而汽运公司承接的就是渣土车运输项目,该项目在今年4月份便正式落地运营,到今年10月底,该项目已获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日,在工业北路与工业南路交叉口附近的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渣土运输分公司院内,数十辆专门运输渣土的大卡车整齐地停放在这里。“因为环保的问题,渣土运输一般都是在晚上,司机白天休息晚上干活。”刘法敏说,“我们这里共有100辆渣土车,开车的司机大部分是济钢原来的老职工。作为国有企业运营的渣土运输公司,我们职工素质高,管理规范,在市场中是有优势的。济南市渣土管理处还把我们定为渣土运输规范化管理标杆单位,今年5月2日组织全市建筑渣土运输单位来学习观摩。”
升级
在渣土项目半年多的运营过程中,汽运公司也看到了更大的市场和商机。“在渣土运输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建筑废弃物是可以重新利用的,直接倒在山沟里就可惜了。”刘法敏介绍,于是他们想到开拓一项新的业务,“可以说是渣土运输后的下游产业,我们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加工再利用,这其中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建筑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在今年年底便将投产。”
此外,汽车拆解项目和废钢精加工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正是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鲍德汽运公司的名字已经不适用了,于是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在今年9月份被正式启用。不难预料,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将实现更大的飞跃。
据了解,环保产业是转型中的济钢集团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板块之一。环保产业指的是在济钢环保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异地整合矿山资源,提升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立足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培植“城市矿山”产业,实现钢铁产业和城市矿山产业全面协同,融入山钢集团循环经济大体系,重点发展废钢加工、钢铁余料综合利用、原燃料资源供应、钢铁供应链物流和运维技术服务等产业。不难发现,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承载了该产业板块中的多数项目。
除了环保产业板块外,另外四大板块分别是,以“四新”产业园为依托,培育“四新”产业;以现有物流资源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钢铁产能指标为依托,发展联合钢铁产业;以土地综合开发为依托,培育文化创意、城市服务产业。
两步走
作为全国首家整体退出的千万吨级城市钢厂,济钢为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汽运公司的转型发展外,济钢集团下属的诸多公司和项目的转型亦清晰可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济钢集团十大转型发展项目相继落地、渐次开花,截至目前,济钢顺行出租车公司现已实现52辆巡游出租车运行,连续安全行驶172万公里。多式联运项目达到一周3列的运营水平。济钢顺丰分拨中心于6月28日举行揭牌运营仪式。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目前已获批立项实施,进入土建施工阶段。“四新”产业园项目完成了园区勘测定界,发布了整体规划招标公告,现代物流子项完成整体推进方案;废钢精加工基地项目已与日照市岚山区政府签订了项目协议书,开展了废钢收集点布局工作;创智谷科技服务分公司获得1000万元政府资金支持,落户43家入孵企业。
据济钢相关人士介绍,济钢的转型发展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济钢集团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拓展资源,聚焦定位,先期播种”;2019年~2020年,立足济钢实际及未来体量、竞争力,着力构建高支撑性、高成长性的多元产业架构,形成“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环保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联合钢铁产业、文创城服产业“五大板块”,各板块之间相互协同、互相促进,耦合共生发展,其中形成2~3个支柱产业,实现腾笼换鸟、老树筑新巢,产、城、人融合共生,初步完成“二次创业,重塑济钢”的目标。第二步是在“十四五”期间,秉承“绿色、智能、高质量”的发展思路,把济钢建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点、济南市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区。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黄佳杰通讯员王燕飞)今天上午,历下区千佛山街道办事处邀请中海纳消防安全专家在佛山苑社区开展社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