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11月11日讯 (首席记者赵云龙)11月6日下午,在济投资创业的浙江民营企业家童某来到市纪委,送来一面写着“发挥职能为民服务,扫黑除恶优化环境”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感谢市纪委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的难题,让企业绝处逢生。
今年7月,市纪委接到童某关于其公司开发的建设工程多次被地方恶势力强占、敲诈勒索,致使长时间停工的举报后,迅速行动,会同公安机关分别对涉及的恶势力犯罪案件和职能部门失职失责问题展开调查。经查,目前3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公安机关立案;9名公职人员因失职失责被市纪委立案追责。市纪委监察委在执纪审查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强化办案的政治、法纪、社会效果相统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经多方努力,该项目已于近日重新启动。
童某在感谢信中写到:“因为你们心血和汗水的付出,营商环境得到大大优化,民营企业投资于济南、奉献于长清的信心和积极性日益高涨”。他表示,自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以来,济南市政务服务水平、行政审批时效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其亲身感受到了济南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看到了各部门雷厉风行的实干作风,看到了营商环境的焕然一新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作为民营企业,一定要以高质量的发展回报党委政府的厚爱,同时将动员更多商户来济投资,目前已联系2家企业来济进行实质性洽谈投资事宜,以期共同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市纪委监察委一直以来聚焦“四个中心”建设大局,聚力监督执纪监察主业主责,切实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下一步将继续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风监督面对面、作风监督热线良性互动的“1+3”监督格局,全力打造倒逼责任担当、促进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监督平台;开展明察暗访,着力发现并督促整改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部署干部作风、政务服务、吃拿卡要、政商交往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以强有力的问责问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支撑。
新闻推荐
第一户签约的村民。(邵明红摄)本报讯(记者邵明红通讯员成红园)11月3日上午9点36分,81岁的李百善老人在《拆迁安置补偿...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