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按察司街100号居住多年的居民收拾东西,惜别老宅院。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摄23日,在按察司街南口,紧靠泉城路的棚户区拆除中。
从今年启动济南市首例零散棚户区改造项目,东箭道地块、运署街地块和按察司街南口地块才被很多人知道。它们并不是具有文保价值的老建筑,也不是商业街区,就是普通的老城区一隅,存在感并不太强。但住在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老城人”。近日老房开拆,有老城居民表示,心里一直盼着改造,不过在情感上,告别老城生活比想象中难一些。
【难说再见】
搬走近一年,歇脚地还是老家门前
王明忠搬走快一年了,但每天白天,他依旧在这附近转悠着收废品,转悠累了,就开着三轮车回到皇亭体育馆后的老宅门前歇歇脚。房子已经拆了,可房门还在。他停下三轮车,拿着杯子去老邻居家里接杯热水,在附近买点吃的,休息够了继续转着收废品。
王明忠现在住在北园附近,总觉得那里不是自己的家,这里才是,一起床开着三轮车就来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自己是非住宅拆迁户,将来也不会与老邻居一起搬进新房,因为拆除的房子是30年前自己建起来的。“当时泉城路周围盖大楼,我给工地看材料,看着有空地就搭了一间小屋,一住就是30年。”
告别老城对他来说并不容易。邻居眼里的他是个“可怜人”,没有子女,自己建的小屋就是他的家。“总是转着转着又回到了这里。”他说,因为没有房产证,就没有房屋补偿,接到搬离通知后,他二话没说就搬走了。
“泉城路附近哪里比较容易收废品我都熟悉了,舍不得。”对王明忠来说,这两扇没有拆除的黑漆木门仍然是他与老城生活的联系纽带,把收来的废品临时放在这里,自己在门前吃个午饭,感觉似乎还没有搬走。“哪天老门也拆了,我就得学着适应新家生活了。”
【老院回忆】
下河游泳捉鱼虾,当年生活很丰富
年近60岁的孙立与王明忠相比,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城居民。他住在按察司街南口的棚户区里,这是他的出生地,少年时光、娶妻生子都是在老院子里。他还没搬走,但周围开始拆,他常常忍不住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提起那些,他嘴角带笑,忍不住地骄傲,甚至还对现在人的生活来了个“‘嫌弃’三连”:“现在孩子除了玩儿手机和电脑,还玩什么呢?比我们小时候差远了。我们在巷子里推铁环,打‘懒婆娘’(陀螺),天天不着家;到护城河下个鱼篓子,第二天一大早去收,能收半篓河虾河鱼。夏天热得睡不着,没有空调,一个猛子扎到护城河里,河水很凉,游够了凉快了就上岸回家睡觉。”
“现在的邻里关系也不如我们过去老院子亲近,我们的院子最早时候是大院套小院,套了四层,邻居之间住得很近,谁家买了西瓜用泉水镇好了,在院子里切开,吆喝一声都出来一块吃。谁家做了好吃的,就算不多,也会分一分。谁家的小孩子回家,家里没大人,随便到邻居家吃。不像现在大家都住在楼里,常常不知道对门是谁,邻里情也少了很多。”
“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也比我们那时候大多了,我们结婚有地方住、亲戚吃顿饭就结婚了,哪像现在没个几十上百万元,都不敢结婚,买房买车,压力多大!”
孙立说,小时候感觉院子不小也很干净,几十年过去,老院子越发显得窘迫拥挤,老房子也成了危房。“过去,生活在老城根儿也是一种荣耀,谁想到几十年间城市发展那么快!”
【留恋憧憬】
带着老城的“根”,开启美好新生活
“那年唐山大地震,我们都去皇亭体育馆躲余震。我也就十几岁,看着体育场里满满当当的人,一群孩子人来疯,四处打闹玩耍根本不知道害怕。现在看这个体育馆,都怀疑当年是怎么装得下那么多人。”拆迁居民张先生说,“泉城路没改造之前也很繁华,路上到处都是‘逛大楼’、逛老字号的人。这里有百货大楼、新华书店、隆祥布店、会仙楼,绝对是城市的中心。”
张先生的老屋在拆前只有二三十平方米,住着祖孙三代5个人,用他的话说是“除了睡觉,洗衣做饭都在院子里”。他眼见着自己的老房子被城市建设远远甩开,“我去年得知要改造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
20日,张先生带着外孙女再回老房旧址,还带着孙女吃了一回以前经常吃的张家油条,喝了碗甜沫儿,空落落的心情才被填满了。他说,老城生活动人之处就是鸡犬之声相闻的“市井气”,搬走的这一个月,他总觉得身边就是缺这种气氛。他也去新房的建设地点看过,位于涵源大街以北、轻风路以南,距离老城直线距离约9公里。
“搬得再远,我的根儿还在这里。”张先生说,他搬家时挖走了石榴树的一部分根,还养活了。如果养得好,就带到新居栽在楼下,开始新的美好生活。(记者刘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史春勇通讯员包春娜)近日,由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承办的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第十届年会...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