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李娜 摄)
本报10月10日讯(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祁丽萍)今天上午,“科技点亮生活、智慧引领城管——济南首届城管科技大赛”启动。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将联合专家、媒体对应用于城管领域的智慧元素进行挖掘评选,并集中展示济南市城管领域无人机办案、人脸识别技术、新能源环卫车等应用成果。
当天,活动第一站走进市中区,探究使用无人机快速发现处置问题。市中区在全市率先组建无人机大队,利用科技手段破解打游击、取证难等问题。自市中区无人机拍案程序正式运行以来,截至9月底,仅两个月拍摄案件2540件。
◤无人机“盯梢”问题工地
“准备,起飞!”今天上午9:20,在市中区一处建筑工地附近,一架黑色无人机缓缓升空,在百余米的高空盘旋。在市中区数字化城管中心指挥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屏幕可实时查看无人机拍摄画面,整个工地扬尘防治措施清晰展现出来。随着摄像头移动,工作人员发现工地有一处裸露渣土。巡查员立即拍照取证,监控截图被上传到市中数字城管业务平台,以案件形式派发责任单位,进入督办程序。
20分钟后,记者在指挥平台上看到,工地内几名工人正在拉设防尘网,将裸露地块全部覆盖严实。“有了无人机协助办案,执法人员可实现高空、远距离实时监控,解决以往人工巡查处置效率低、发现问题不全面等难题。”市中区数字化城管中心主任焦凡根介绍。
◤方圆4平方公里清晰“取证”
今年7月份,市中区无人机拍案程序正式运行,购置2台无人机,培训3名专业操作手,主要是针对山体裸露、施工工地扬尘、楼顶违章建筑等城管问题进行全方位巡查,弥补了非重点道路、非重点部位城管问题“拍不全、看不细、不易发现”的情况。
拍摄的案件进入市中区数字城管“小循环”工作流程,通过市中数字城管业务平台立即派发给责任单位,提高办案效率。“无人机设置有球形高清摄像头,最高可升至500米,方圆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情况都可以清晰拍到。”焦凡根介绍。
在市中区数字化城管中心整理的《9月份第四周无人机拍案情况报表》中,记者看到,从9月19日至25日,市中区共利用无人机3天拍摄案件325件,有74件已结案,246件正在处理中。拍摄范围涉及城区11个街道和城郊6个街道,对私搭乱建、暴露垃圾、工地物料乱堆放、工地扬尘、施工废弃料等问题进行巡查。
◤智慧手段助力城市管理
“目前,我们安排专门人员每周巡查拍摄3次,一周内实现17个街道无人机全覆盖巡查。”焦凡根介绍,下一步市中区准备购置4台小型无人机,并建立无人机工作站,通过智慧手段助力城市管理。
近年来,市中区积极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大智慧城管应用力度,全面扩大数字城管案件巡查处置范围,目前凡是涉及城市管理、市政管理、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18个部门33大类、92小类部件和205项事件的街面问题,数字城管全部纳入巡查拍摄范围。目前,市中区又将工地管理、扬尘治理、河道管理、停车管理等内容也纳入数字城管日常管理和问题发现范围,全区城管“一张网”的格局全面形成。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0日讯(记者张晓涵)作家逄金一的第4本诗集《去留书》(又名《小区纪略》)近日在济南周三读书会首发。《去留...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