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马效恩和槐荫区委副书记、区长朱玉明视察槐荫区基层医疗卫生和中医药工作。
9月11日上午,槐荫区政府组织区发改委、区编办、区人社局、区卫计局、医院等相关区直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召开“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和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督查工作动员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区中医药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分管副区长陈锐、区卫计局局长范忠平参加会议并针对复审迎查提出具体要求。
大力改善基层中医药发展环境
2013年以来,槐荫区以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2016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为契机,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全区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以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槐荫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财政、人社、卫计、食药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区中医药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区中医药工作发展的问题;将中医药工作每年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第十二个、第十三个“槐荫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了《槐荫区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关于实施槐荫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全区相关单位、部门也结合各自职责,给予中医药发展政策方面最大的支持。
2017年,槐荫区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中医药经费53.1万元,为腊山等3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中医药建设经费40万元;奖励在年底考核中成绩突出的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计40万元;另外,将3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管理,其中针灸、推拿、中药等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也随之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近年来,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原则,该区卫计局、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搭建布局合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基层卫生服务平台。目前,该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提前完成国医堂(中医馆)建设计划;由区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全区3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济南市中医医院和槐荫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建立中医药服务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制度;每个季度保证1至2次邀请省市专家来授课讲座、义诊传技,逐渐形成中医药人才、技术、业务的纵向流动和横向互补机制,较好地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中医传承 提供便捷服务
抓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在全区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中,槐荫区增加中医药专业人员名额,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广泛与大中型医院联系,聘请退休的中医专家到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或兼职服务,逐渐满足基层对中医药专家的需求;组织、鼓励全区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公共课程考试,积极选派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培训,鼓励临床类别医师参加“西学中”班学习,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定期举办多期“高级专家下基层 中医技术进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邀请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高级专家授课。另外,该区积极做好中医药传承和民间中医药人才的挖掘工作,认真抓好“薪火传承231工程”。
该区还充分利用中医药独特优势,促使中医药在治慢病、治未病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按照“坚持中西医并重”的要求,多次组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干预服务项目能力;加强0-3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把中医体质辨识作为健康档案的必备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居民开展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丰富了慢性病防控工作手段;对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筛查,制定、实施了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康复保健等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制定科学适宜的“治未病”实施方案,向居民宣传防病保健知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运用针灸、推拿、刮痧、按摩、敷贴、火罐等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4类以上的中医药技术方法,为居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提供简便、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新时期新阶段,槐荫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重要部署,按照“康养名城,活力槐荫”的要求,不断创造中医药事业标准高、功能全、服务强的新局面。(本报记者 李鹏 李雪梅 通讯员 陈锋 李岳 赵欣)
新闻推荐
R1线明年元旦通车 济南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征意见 轨交不载客试运行不得少于3个月
8月20日,济南地铁首列车在高架正线进行试跑记者赵天羿摄“轨道交通不载客试运行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车站周边500米半...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